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09:06:05 

标签: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约所嗟赏。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出为太末令,在县有清绩。还除晋安王友,转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于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高祖甚称赏之。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其见亲爱如此。
转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顷之迁太子家令,余如故。出为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尹丞。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为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将军。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守吏部尚书。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七年,入为侍中,领右军。其年,复为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居丧未期,以毁卒,时年五十九。谥曰孝子。
孺少与从兄苞、孝绰齐名。苞早卒,孝绰数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贵显。
(节选自《梁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岁能属文 属:写,书写
B.其见亲爱如此 见:看见
C.改为都官尚书 改:改任
D.孝绰数坐免黜 坐:因……获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B.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C.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D.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5分)
(2)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5分)
参考答案
4.(3分*B.【表被动】
5.(3分)D.
6.(3分)C.【“任职不久”错误,原文“未拜”】
7.(10分)【(1)(刘瑱)带他到官府,经常把他安置到自己座位旁边,对宾客说:“这个小孩是我家的明珠啊。”(关注点:之(到)、常置坐侧、此儿、判断句式)(2)当年,离京担任明威将军、晋陵太守。他在郡中政务处理得平和妥当,受到属下和百姓的称赞。(关注点:其年(就在那一年)、出为、和理、被动句式)】
【参考译文】
刘孺,字孝稚,是彭城安上里人。他祖父刘勔,担任南朝宋司空,被谥为“忠昭”。他父亲刘悛,任南朝齐太常官职,被谥为“敬”。刘孺自小聪敏,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时,因父亲去世守丧,哀伤致使形体消瘦,宗族乡里全都感到惊异。服丧期满,他叔父刘瑱担任义兴郡太守,带他到官府,经常把他安置到自己座位旁边,对宾客说:“这个小孩是我家的明珠啊。”刘孺长大成人,俊秀有风度,性情开朗平和,即使是家人也没见过他表现出过分的喜怒。所在州召迎他任主簿。一出身就担任了中军法曹行参军。当时镇军沈约听闻他的名声,召他任主簿,经常跟他游赏饮宴赋诗,他很受沈约叹赏。屡次升迁担任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出都城担任太末县令,他在县任职时有清正的政绩。回都城后授任晋安王友,转任太子中舍人。
刘孺自小喜欢写文章,又才思敏捷,曾经在皇帝赐予的坐席上写作《李赋》,接到指令很快就写成,文章不用增删改动,高祖皇帝很赞赏。后来在寿光殿陪侍宴饮,皇帝下令群臣赋诗,当时刘孺跟张率都喝醉了,没等诗写成,高祖皇帝拿来刘孺的手板题诗开玩笑道:“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他就是如此受到皇帝亲近喜爱的。
后来他转任中书郎,兼任中书通事舍人。不久升任太子家令,其他官职不变。出都城任宣惠晋安王长史,兼任丹阳尹丞。又升任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都城任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号贞威将军。五年,担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还没上任,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将军。大同五年,担任吏部尚书。同一年,出都城任明威将军、晋陵太守。他在郡中政务处理得平和妥当,受到属下和百姓的称赞。七年,入朝担任侍中,兼任右军将军。同一年,又担任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守丧离职。守丧不到一年,因哀伤过度去世,当时五十九岁。谥为“孝子”。
刘孺从小跟堂兄刘苞、刘孝绰齐名。刘苞死得早,刘孝绰屡次因罪免官降职,这两人官位都不高,只有刘孺尊贵显赫。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围魏救赵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
  • 《晋书·贺循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
  • 郝逢传郝逢字致尧,成都人,幼好学,攻诗。性柔而惰,或谓其性懦,非能立事。常欲求乡荐,未竟。属盗起于境,资产略尽,迫寒馁而无忧叹。咸平中,蜀掌
  • 《捕蛇者说》文言文习题《捕蛇者说》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刘颇当机立断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客刘颇者,扬鞭而至
  • 文言文鉴赏解析:《诗经·周南·葛覃》【题解】这首诗写一个贵族女子准备归宁的事。由归宁引出“澣衣”,由“衣”而及“絺绤”,由“絺绤”而及“葛覃
  • 《周易离卦》文言文翻译(离为火)离上离下《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六二,黄离,元吉。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
  • 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
  • 姚鼐李斯论(1)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2),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3),得商
  •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列子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的更好。列
  • 元史原文:石抹宜孙,字申之。五世祖曰也先,事太祖为御史大夫。也先之曾孙曰继祖,字伯善,袭父职,为沿海上副万户。驭军严肃,平宁都寇,有战功;且
  • 温人之周的文言文赏析【提要】战国时代东周虽然越来越弱,但还是名义上天子。周君为天下之君,是名正言顺的。可能现实不是这样,因为群雄割据,早已无
  • 《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作品介绍】《尊经阁记》详细阐述了对儒家经典“六经”的见解。文章层次井然,而且逐层推进;用通俗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明白
  • 宋史原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
  • 原文:舒忠仁,洛阳人也。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遍读经史百家,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既长,颛治经术,博考三代典礼,著《释礼》三篇。忠
  • 初一文言文默写训练初一文言文理解型默写训练1.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 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
  •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
  •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