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10 18:36:27 

标签: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
    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参考答案】
    1.(1)离开(背弃);(2)厌恶(嫌弃)。
    2.(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3.(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符合要求即可)
二: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冠白冠                       ② 人尽来贺                                
③ 敬受命                       ④ 心益小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译文                                                                     
    ②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译文                                                                     
32.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33.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30.① 戴着;② 都;③ 指教,教诲;④ 看低自己。 
31.① 因身份地位显赫而在人前非常傲气的人,百姓会离他而去。② 你小心保持这三点,足够用来治理楚国了。 
32.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3.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答尊重老人不给分。 
【孙叔敖简介】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简评】
    本文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位老人来吊丧,而孙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彬彬有礼。这里写了两个奇特的人物:一个是普通百姓,对新任令尹胆敢冲撞冒颜,且“出言不逊”;一个是朝廷高官,面对小民百姓的“无礼”,却能以礼待之,虚心纳言受教。这两个奇特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自然,“趣”之旨,在于突出孙叔敖为官谦虚尽职,能够听取别人哪怕是小民百姓的意见。正因为如此,孙叔敖为楚相,很有政绩。孙叔敖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也还可借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卖酒者传》的原文和翻译原文: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
  • 去私文言文翻译《去私》,选自《吕氏春秋》,以尧舜禅让、祁奚荐贤、腹诛子几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说明何谓去私,指出君主只有“诛暴而不私”才能成就王
  • 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导语: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岁寒三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文言文人有三不祥阅读理解答案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
  • 鵩鸟赋(并序)贾谊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改编第一幕人物: 邹忌 邹妻 邹妾 客人时间:战国时期地点:相国府邸(旁白:早晨,阳光明媚,齐国相国邹忌一大早就起床
  • 常熟有桑悦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常熟有桑悦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
  • 莆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附答案(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
  • 孝顺长辈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如果全天下儿女都能做到孝顺,那么我们的社会才是充满爱的和谐社会。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孝顺长辈的文言文原文及翻
  • 春泛若耶溪文言文赏析及参考答案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潭烟飞溶溶,林月
  • 文言文基础知识: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一、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
  • 唐太宗论隋炀帝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
  •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摘 要】文言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发掘出更多更有效地方法是笔者多年来
  • 《曹武惠王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吾为将, * 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
  • 晋书原文: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
  • 曾巩原文:君子之于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者,所以与人同其行也。人之于君子,潜心而已矣,非有待于外也。然而有表其
  • 鲍子难客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
  •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重要语句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2.学而不思则
  • 任末负笈从师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