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文言文阅读及全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20:27:25
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朏幼聪慧,庄器之,常置左右。年十岁,能属文。齐高帝为骠骑将军辅政,选朏为长史,敕与河南褚炫、济阳江斅、彭城刘俣俱 入侍宋帝,时号为天子四友。续拜侍中,并掌中书、散骑二省诏册。高帝进太尉, 又以朏为长史,带南东海太守。高帝方图禅代,思佐命之臣,以朏有重名,深所钦属。论魏、晋故事,因曰:“晋革命时事久兆,石苞不早劝晋文,死方恸哭,方之 冯异,非知机也。”朏答曰:“昔魏臣有劝魏武即帝位者,魏武曰:‘如有用我, 其为周文王乎!’晋文世事魏氏,将必身终北面;假使魏早依唐虞故事,亦当三让 弥高。”帝不悦。更引王俭为左长史,以朏侍中,领秘书监。及齐受禅,朏当日在 直,百僚陪位,侍中当解玺,朏佯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诏云:“解玺授齐 王。”朏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传诏惧,乃使称疾,欲取兼人。朏曰: “我无疾,何所道。”遂朝服,步出东掖门,乃得车,仍还宅。是日遂以王俭为侍 中解玺。既而武帝言于高帝,请诛朏。帝曰:“杀之则遂成其名,正应容之度外耳。” 遂废于家。
高祖践阼,征朏为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胤散骑常侍、特进、右光禄大夫,又并不屈。仍遣领军司马王果宣旨敦譬。明年六月,朏轻舟出,诣阙自 陈。既至,诏以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朏辞脚疾不堪拜谒,乃角巾肩舆,诣云龙门谢。诏见于华林园,乘小车就席。明旦,舆驾出幸朏宅,宴语尽欢。朏固陈本志, 不许;因请自还东迎母,乃许之。临发,舆驾复临幸,赋诗饯别。王人送迎,相望 于道。到京师,敕材官起府于旧宅,高祖临轩,遣谒者于府拜授,诏停诸公事及朔 望朝谒。
三年元会,诏朏乘小舆升殿。其年,遭母忧,寻有诏摄职如故。后五年,改授 中书监、司徒、卫将军,并固让不受。遣谒者敦授,乃拜受焉。是冬薨于府,时年六十六。
参考译文
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谢朏小时候聪ming6*慧敏,谢庄很看重他,常常把他带在身边。他十岁就能写文章。齐高帝做骠骑将军辅政,选举谢朏做长史,敕令与河南的褚炫、济阳的江敩、彭城的刘俣一起入朝侍奉宋帝,当时号称为天子四友。接着又拜授为侍中,并且掌管中书、散骑两省的诏册文书。高帝升为太尉,又用谢朏做长史,兼任南东海太守。高帝正要图谋帝位的禅让接替,考虑辅佐他创业的大臣,认为谢朏名望重,深为钦敬瞩目于他。与谢朏谈论魏、晋的故事,高帝(听了谢朏的话)很不高兴。就转而引荐王俭做左长史,让谢朏做侍中,领秘书监职。到了齐接受禅让,谢朏当天轮值,百官陪坐,侍中应当去解下玉玺,谢朏假装不懂,问:“有什么公事?”传诏的人说:“解下玉玺授予齐王。”谢朏说:“齐自己应当有侍中。”就拉过枕头睡觉。传诏的人惧怕,就让他声称有病,想另找别人代替。谢朏说:“我没有病,说的是什么话。”就穿上朝服,走出东掖门,然后坐上车,就回了住处。这一天就用王俭作为侍中负责解玉玺。不久武帝对高帝说,请求杀掉谢朏。高帝说:“杀了他那就成就了他的名声,正应当纵容他而排斥他在法度之外。”于是将他罢官在家。
高祖即位,征召谢朏为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何胤为散骑常侍、特进、右光禄大夫,两人又都不屈就。又派领军司马王果去宣读旨令规劝晓谕。第二年六月,谢朏坐一叶轻舟出城,赴高祖的殿庭自去回话。抵达后,下诏征他为侍中、司徒、尚书令。谢朏借口脚有病不能步行去拜见高祖,就戴着角巾,坐着轿子,到云龙门去谢恩。高祖下诏在华林园召见,谢朏乘坐小车赴宴。第二天早上,高祖驾临谢朏住宅,设宴闲聊尽情欢乐。谢朏再三陈述自己本来的志向不愿做官,不允许;于是就请求回东边把母亲接来,这才允许。出发前,高祖又驾临,赋诗饯别。使臣送迎,不绝于道。到了京城,敕令材官在他的旧宅上建府第,高祖亲到殿前,派遣谒者到府上去拜授,下诏停下各类公事以及朔望的朝见。
三年元会群臣朝见时,下诏让谢朏乘坐小车登殿。第二年,遭遇母亲死亡,不久有诏让他摄过去所摄官职。此后五年,改授中书监、司徒、卫将军,他一并坚决辞让不接受。派谒者敦促授职,才拜受了。这年冬天在府上去世,当时六十六岁。
相关题答案
(1)【答案】C【解析】这几句的意思是“谢朏再三陈述自己本来的志向不愿做官,不允许;于是就请求回东边把母亲接来,这才允许。出发前,高祖又驾临,赋诗饯别。”由“因”“乃”等关键字词即可断出。
(2)【答案】D【解析】“古代帝王诸侯”有误,“帝王去世”一般称“崩”。
(3)【答案】B【解析】“有卓著的军功”在文中不能体现。
(4)【参考答案】①杀了他那就成就了他的名声,正应当纵容他而排斥他在法度之外。(5分。“成”“容”“度”各1分,句意2分。)
②谢朏借口脚有病不能步行去拜见高祖,就戴着角巾,坐着轿子,到云龙门去谢恩。(5分。“辞”“舆”“诣”各1分,句意2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浅谈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性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方法。但如何诵读才能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呢?必须从文言文学习的目标及
-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
- 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①:“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傻
- 较贪文言文全文翻译【原文】较贪杨夔弘农子游卞山之阴,遇乡叟巾不完,屦不全,负薪仰天,吁而复号,因就而讯诸:“抑丧而未备乎,抑有冤而莫诉乎,何
- 邓羌义勇文言文翻译各位同学么,你们知道《邓羌义勇》文言文翻译是怎么样的吗?那就继续往下看看吧。邓羌义勇文言文翻译王猛①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
- 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
- 周书原文: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
- 《战国策楚四楚王后死》文言文原文楚王后死,未立后也。谓昭鱼曰:“公何以不请立后也?”昭鱼曰:“王不听,是知困而交绝于后也。”“然则不买五双珥
- 《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董遇三余读
-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 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
- 《李将军》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
- 史记原文: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
-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
- 韩非子《韩非子 说林上》译文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
-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文言文词为用法(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qu
- 明史原文: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除刑部广东司主事。司辖锦衣卫。卫卒伺百官阴事,以片纸入奏即获罪,公卿大夫莫不惴恐。公行请属,狎
-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王澄闻
- 魏书原文:游肇,字伯始,高祖赐名焉。历通直郎、散骑侍郎、魏郡太守,为政清简,加以匡赞,甚有声绩。景明末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转太府
- 《王猛字景略》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9分)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少贫贱,以鬻畚为业。猛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
-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