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07:58:15
课文《难忘的一天》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1984年2月16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我为deng6*小6*平爷爷做了电子计算机表演。
那天早晨,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邓爷爷来啦!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我连忙敬了个队礼,说:“邓爷爷,您好!”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开始表演了。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表演过后,邓爷爷还亲切地问了我的年龄。我说刚满十岁。邓爷爷听了,赞许地再一次和我握手,并对身边的人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离开展览馆,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我忘不了这一天,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
【教材简说】
你还记得deng6*小6*平爷爷植树的身影,还记得他说过的“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话吗?
在《难忘的一天》中又见到了邓爷爷,他还是那么亲切,还是那样话语简洁而目光深邃。他用发自内心的笑容和两次紧紧的握手,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关心,对祖国未来的展望。“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的分量和他超前的眼光,我们今天深深地体会到了。
作为一个十岁的儿童,能见邓爷爷一面,已属三生有幸,更何况能为邓爷爷表演计算机的操作,还与这位伟人两次握手。谁经历了这一幕,都将难以忘怀。课文中的少年忘不了这一天,他从邓爷爷的话语中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算、怦、容、灿”几个字。
2.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识字方法举例:
(1)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
十—计目—冒官—馆平—怦
谷—容田—奋山—灿屋—握
(2)组词竞赛识字。如,紧—紧张、紧急、紧要、赶紧……普—普及、普通、普通话、普遍……可将学生口头组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多次重现生字,便于学生识记。
(3)读句子识字或造句识字。
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我和爸爸去展览馆看蝴蝶展。
3.写字指导。指导书写应与帮助识记字形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和规律。本课要求写的十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可结合以前学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求进行指导,除“加、外”两个字,其余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及”、“身”两个独体字,是学生书写的难点。可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2)“及”字的笔顺是及。
(3)“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二)朗读感悟
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普通小学生没有这样的经验,也难以体会别人在经历这种事时的心情。此外,如果没有见过计算机,对本课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课前要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的《deng6*小6*平爷爷植树》一课,并搜集有关deng6*小6*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课文是一则小故事,写得比较具体,故事情节不难理解,不要把精力放在故事情节的梳理上。课文比较长,可引导学生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围绕第一个问题,着重体会“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和邓爷爷的和蔼可亲,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紧紧地”、“和蔼可亲”等词语进行品读。
围绕第二个问题,着重体会“我”在这一天的最大收获是得到邓爷爷的鼓励,认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进行小组讨论。注意从“见到了邓爷爷”、“邓爷爷和蔼可亲”、“我受到了邓爷爷的称赞”等比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担负的责任”;注意抓住“沉着地”、“顺利地”、“仔细地”、“赞许地”、“兴奋地”、“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等词句进行品读。对于“肩上担负的责任”,小学生不易理解,不要要求过高,只需懂得要从小学好计算机,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就可以了。
“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这一句的写作意图,小学生较难理解。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让他们说说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什么。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不必在此耗费时间。
本课有不少形象生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并结合课后练习和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朗读、积累和运用词语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
通过阅读课外书、向别人请教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查阅等途径,搜集deng6*小6*平爷爷的事迹、故事或他说过的一些名言,在班上展示、交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形声结合识汉字》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前言】《形声结合识汉字》语文出版社S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一次识字写字专课。
- 课文《看云识天气》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
- 课文《他们这样过年》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认识生字23个。3、完成
- 课文《雨铃铛》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中小铃铛。丁零当啷……丁
- 课文《除三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气强,横行霸道,欺侮百
- 课文《买铅笔》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理解图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2 学会买东西
- 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有一次, * 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
- 课文《聪明的华佗》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他七岁的时候,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学徒。蔡医
- 课文《小英雄于连》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市民打败了 * 的国王。一天,人们聚集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
- 课文《纸船和风筝》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松鼠和小熊是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
- 课文《镜泊湖奇观》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
-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出自高二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
- 课文《穷人》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
- 课文《小溪生病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小兔往小溪里扔纸屑;小猴往小溪里丢果皮;小猪往小溪
- 课文《狮子和鹿》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
- 课文《妈妈的爱》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个很热很热的今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
- 课文《我们上课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
- 课文《石榴娃娃笑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石榴娃娃笑了》是一首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写了石榴成长过程中的样子。
- 课文《万年牢》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父亲是走街串巷(xiàng)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在天津(jīn)非常有名。父
- 课文《迪斯尼和米老鼠》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2、能够正确流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