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8-05 23:25:40
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
有一次,zhou6*恩6*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前言】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交流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因小失大》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那时,我是个七岁的孩子。在一个假日里,同伴们往我口袋里装满了铜板。我立即向儿童玩
- 课文《我想我能行》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春天的中午,爸爸陪着七岁的贝贝在广场上玩儿。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篮
- 课文《绿叶的梦》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高粱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
- 课文《迟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当我上一年级
- 课文《酸的和甜的》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
- 课文《雪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雪,不停地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柳絮在空中飞舞,像鹅毛飘落人间。我张开小嘴,
- 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xiāo)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á
- 课文《写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船儿在海上,用浪花写字,飞机在天上,用云雾写字。我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最美丽的字
- 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
- 课文《奇妙的桥》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说起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造桥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木头、石头造的桥,还有钢铁造
- 课文《书里的蚂蚁》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2. 认
- 课文《黄河的主人》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
- 课文《黄河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
- 课文《西柏坡》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2自主背诵儿歌,
- 课文《再来一次》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下午放学回家,小加不是像往常那样,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而是悄悄地躲进了自己的房间。
- 课文《一株紫丁香》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
- 课文《冬天到雪花飘》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气候寒冷河水结冰大雪纷飞梅花怒放水仙飘香青蛙冬眠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飞舞,
- 课文《送给奶奶的阳光》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清晨,鹿儿刚睁开眼,太阳就从东山上升起来,照得满院亮堂堂的。多好的天气
- 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罗讷河是
- 课文《雪被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雪被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