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朱谦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18:15:29
明史
原文: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隶阳武侯薛禄,征北有功,进指挥使。宣德元年进万全都指挥佥事。
正统六年与参将典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时谦已迁都指挥同知,乃以为都指挥使。
八年充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明年与杨洪破兀良哈兵于克列苏,进都督佥事。所部发其不法事,帝以方防秋,宥之。复以北征功,进都督同知。
帝北狩①,也先拥至宣府城下,令开门。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应,遂去。进右都督。与杨洪入卫,会寇已退,追袭之近畿。战失利,洪助之。兵部并助洪不救。景帝俱弗问。洪入总京营,廷议欲得如洪者代之,咸举谦。乃进左都督,充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骑入石烽口,复由故道去,降敕切责。逾月,复入犯。谦率兵御之,次关子口。寇数千骑突至,谦拒以鹿角,发火器击之,寇少却,如是数四。谦军且退,寇复来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谦卒力战,寇不得入。六月复有二千骑南侵。谦遣都指挥牛玺等往御,战南坡。谦见尘起,率参将纪广等驰援。自巳至午,寇败遁。论功,封抚宁伯。是时,寇气甚骄,屡扰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谦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数挫其众。也先知二人难犯,始一意归上皇。八月,上皇还。道宣府,谦率子永出见,厚犒其使者。既而谦谬报寇五千骑毁墙入。察之,则也先贡使也。诏切责之,谦惶恐谢。明年二月,卒于镇。谦在边久,善战。然勇而寡谋,故其名不若杨洪、石亨、郭登之著。成化中,谧武襄。
(节选自《明史·朱谦传》)
【注】①帝北狩:英宗北巡时被也先俘虏,英宗之弟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上皇。
译文/翻译: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年,他承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朱谦隶属阳武侯薛禄,北征有功,进升为指挥使。宣德元年(1426),进升为万全都指挥佥事。
正统六年(1441),朱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遭遇敌寇,将其击走。驻扎闵安山时,遇上兀良哈的三百骑兵,又将其击败之。追至莽来泉,敌寇越过山涧逃走了,朱谦这才率军返回。当时朱谦已升为都指挥同知,于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使。
八年(1443),朱谦充任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第二年,他与杨洪在克列苏打败兀良哈的军队,进升为都督佥事。朱谦的部属揭发他的违法事,皇上因为正需要防守的将领,便宽恕了他。朱谦又因北征有功,升为都督同知。
皇上北巡,也先拥着英宗来到宣府城下,下令开门。朱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予回答,也先于是离去。朱谦升为右都督。他与杨洪入卫京城,恰逢敌寇兵退,朱谦率军在近畿追击。战斗失利,杨洪弹劾他,而兵部一起弹劾杨洪不去援救。景帝对他俩都不追究。杨洪入京统领京营后,廷臣商议要找一位代替杨洪原职的人,大家一致推举朱谦。朱谦于是进升为左都督,充任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1450)四月,敌军三百名骑兵从石烽口进入,又由原路离去,皇上降旨切责朱谦。一个月后,敌寇再次入侵。朱谦率兵抵御,驻扎关子口。敌寇数千骑兵突至,朱谦以鹿角阻止敌军前进,又发火器攻击,敌寇稍微后退,就这样重复了四次。朱谦军将退时,敌寇又来追击。都督江福来援,也失利,朱谦最后拼力奋战,敌寇才未能进入。六月,又有二千敌骑南侵。朱谦命都指挥朱玺等前往抵御,战于南坡。朱谦见灰尘四起,便率参将纪广等迅速赴援。从上午九时一直到中午十二时,敌寇才战败而逃。论功时,朱谦被封为抚宁伯。这时,敌寇气势十分嚣张,屡次骚乱宣府、大同,希望很快攻下二城。
但朱谦防守宣府,郭登防守大同,屡挫敌军。也先才知二人难犯,这才一意送回英宗。八月,英宗返回,途经宣府,朱谦率其子朱永出城拜见,重赏其使者。不久,朱谦误报有五千敌寇骑兵毁墙而入。结果仔细一看,原来是也先派来的进贡使者。皇上下诏切责他,朱谦惶恐谢罪。第二年二月,朱谦死于宣府。
朱谦守边已久,善于作战。但他勇而无谋,所以他的名声不如杨洪、石亨、郭登。成化年间,赠谥号武襄。
《明史·朱谦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兴贤》 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
- 华 恒 传恒字敬则,平原高唐人也。博学以清素为称。尚武帝女荥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元康初,东宫建,恒以选为太子宾友。辟司
- 金山寺(并序)[宋]梅尧臣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
- 明史原文:陈德,字至善,濠人。世农家,有勇力。从太祖于定远,以万夫长从战皆有功,为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取宁、徽、衢、婺诸城,擢元帅。李伯升寇长
-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
- 文言文题型的解答方法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
- 徐孺子祠堂记曾巩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
- 宋史列传原文: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①三年,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
- 文言文重点篇目指导:陈涉世家考点《陈涉世家》译文:陈胜是阳城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
- 《百家姓穆》文言文作者:佚名历史来源「穆」源出 ;一﹕ 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 据二﹕北方鲜卑族复姓所改。据<家族名人穆宁唐朝人。官至
- 梅曾亮原文: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瑢。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奏事称旨。帝问:“汝蹇叔后乎?”瑢顿首不敢对。帝嘉其诚笃,为更名“义”,
- 大义感人理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
- 谢翱原文:始,故人唐宰相鲁公②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
- 钟惺原文:①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刺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
- 新唐书阳城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
-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
-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文言文鉴赏《子产说范宣子轻币》讲的是春秋时代,弱小的诸侯国要向强大的诸侯国进贡,而且漫无止境,是弱小诸侯国一项沉重的负担
- 《范张约期》文言文阅读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