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2-08 11:16:54
钟惺
原文:
①蔡先生者,讳霁。生而端慧,进止如成人。大父授之经,退务刺其大义。家贫,父自食永春掾史。公内自念:“吾父虽安此,然赵景真闻父叱牛声而泣,岂必其父之不安于耕乎?致身显亲,子职尔。”遂慨然欲以经术自奋。
②遂从入永春。父携公请令。令试而奇之,曰:“勿以俗学没之!”具束脩,令学于傅君。乙亥,出就试,邑令首拔之,补诸生。举万历己卯乡试。丙戌,上春官不第。己丑,始得补玉田县教谕。抵延津,父讣至,一痛几绝。
③服除,补闽之长泰谕。凡孝廉为此职者,得题其衔曰“署”,明其非守官也,外资其禄而心厌薄之。公曰:“否。有禄即官也,何署为?且署独不得有所事事乎?”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④乙未,迁蜀之乐至令。会有采木之役,木所产,ren6*兽绝迹,官给镪①募民役,悬格②啖之耳。约事竣而给之。民先出钱,所给多不能雠其直。桀黠者多相规卸免,单朴者始承其末,流官竟不得其要领。公下车,卒出不意,征父老数辈,人给笔札,令疏注堪应募者姓名,各以所臆疾书。书已,即收之。为之稽粮册,以知其赋之高下;证甲牌,以验其廛之多寡。然后榜示占役者于门。 丁弱赋强,则出金助往募者。扉屦③不任者,始得自诉。汰其实者,而抶其诬报及妄求免者。乃更为立补助之条,定番休之规,信给发之约。用大义谕遣之,民始劝往矣。采木罢,寻有旱疫之眚,多方勤抚之,然于豪猾无所错贷,犯科者壹以三尺终始之。
⑤先生自为孝廉至官归,二十余年,僦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注]①镪:成串的钱。②悬格:公布标准。③扉屦:草鞋。
译文/翻译:
蔡先生,名霁。天生端正聪慧,举止和成年人一样。祖父教授他经书,他回来一定要探求其中的深义。家里很贫穷,父亲做永春县掾史来谋生。蔡先生心里想:“我的父亲虽然安于这样的生活,然而就像赵景真听到父亲吆喝牛声就难过而泣一样,难道是他的父亲不安心于耕种吗?献身出仕,使父母富贵荣耀,是做人子的职责。”于是意气激昂,想通过经术来自我发奋。
于是跟随父亲到永春。父亲带着他拜见县令。县令试探一下他的才能,认为他很不一般,说:“不要用俗务埋没他!”于是准备了礼物,让他向傅君学习。乙亥年,出来考试,县令首先选中了他,补为诸生。后来万历己卯年乡试中举。丙戌年,参加礼部会试,没有考中。己丑年,才得以补任玉田县教谕。他刚到延津,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到了,他悲痛欲绝。
服丧期满,补任福建长泰县教谕。凡是举人做这个官职的,都会注明他的职衔为代理,表明不是正式官职,县里表面上提供俸禄,但实际上心里讨厌轻视。蔡公说:“这是不对的,有俸禄就是官员,为什么是代理呢?况且代理的官员难道就不能做实事吗?”他依据经书来教学,宽严相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准备饭食讲学,所选拔赏识的人大多后来声名显扬。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这个学生拿着财物来感谢,蔡公拒绝并打发他离开。
乙未年,调任四川乐至县令。适逢有伐木的差役,而木材的产地,ren6*兽绝迹,官府出钱招募百姓从事这个差役,其实就是公布出来以利诱人罢了。约定事情完成后付钱。百姓先拿出钱,而官府所给的钱大多不能抵得上百姓拿出的钱。凶悍而狡猾的人相互谋划免于服役,淳朴敦厚的人也紧跟着他们这样做,到任的官员始终不知如何处置应对。蔡公一到任,出其不意,征召来几位有名望的老人,给他们笔纸,让他们分别写清能应募者的姓名,让他们按心里所想快速写下。写完,立刻收上来。为他们查考粮册,来知道他赋税的多少;查验户牌,来查明他田地的多少。然后在府门张榜公示应该服役的人。男丁弱赋税多,出钱帮助前去服役的人。家庭特别贫困的人,才能自我申诉(免除差役)。去除那些符合事实的,责打那些虚报以及胡乱申请免除差役的。于是更改确立补助的条例,定下轮流休息的规定,明确给付报酬的约定。晓以大义,派他们前往,百姓才受到鼓舞,乐于前往。伐木结束,不久遭遇干旱的疾苦,蔡先生对百姓多方慰劳安抚,然而他对于奸猾之人没有宽恕,对于犯法的人一律依法处置。
先生从中举人到卸任,二十多年,一直租赁房子居住,只有十几亩薄田,讲究节义,不因贫穷求人。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其子借来驿站供应食宿车马的凭证,为蔡公回来途中打算,蔡公把它放在匣子里不用。
《蔡先生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叶燮原文:古今有才人之诗,有志士之诗。事雕绘,工缕刻,以驰骋乎风花月露之场,不必择人择境而能为之,随乎其人与境而无不可以为之,而极乎谐声状物
- 高帝求贤诏《汉书》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①,伯者莫高于齐桓②
- 高考文言文实词之朝的用法(1)动词。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引申为朝见。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左传》)相如每朝时,常
- 战国策原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
- (一)叔孙通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
-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祖穆,临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高祖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薨,谥曰元公。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太祖
- 《百家姓.濮阳》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濮阳》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出自姬姓,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
- 旧唐书原文: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仪凤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 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授
- 出师表文言文阅读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袜、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
- 陈情表文言文翻译《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以下是“陈情表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陈情表魏晋: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
- 描写春天的文言文短文春天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天煞是惹人喜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春天的文言
- 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
-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青宫
- 《核舟记》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参考译文: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
- 朱司农①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②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
-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石钟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是: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个)2、置、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放在;即使)
- 《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文言文译文及试题答案⑴桑怿,开封雍丘人。怿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 什么是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携将老母,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
- 苏轼《东坡题跋》苏轼原文: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数百。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