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明史·陶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陶鲁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1-08 10:19:41 

标签:

明史

原文:

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高、廉、惠、肇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诺”。乃筑堡寨,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成化二年从总督韩雍征大藤峡。雍在军严重,独于鲁未尝不虚已。用其策,辄有功。其冬会参将王瑛破剧贼廖婆保等于钦、化州,大获,玺书嘉劳。明年,贼首黄公汉等猖獗,偕参将夏鉴等连破之思恩、浔州。两广自韩雍去,罢总督不设,帅臣观望相推诿,寇盗滋蔓。鲁奏请重臣仍开府梧州,遂为永制。秩满,课最,进副使。鲁治兵久。贼剽两粤,大者会剿,小者专征,所向奏捷。二十年,以征荔浦瑶功,增俸一级。又九载,课最,进湖广按察使,治兵两广如故。弘治四年,改湖广左布政使兼广东按察副使,领岭西道事。人称之为“三广公”。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馘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言:“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十一年,鲁卒,其子进副千户,世袭。嘉靖初,鲁殁三十载矣,新会人思其德,颂于朝,赐祠祀之。 
(选自《明史·陶鲁传》,有删改) 

译文/翻译:

陶鲁,字自强,因先辈的功勋被授职为新会县丞。当时,广西瑶民流窜劫掠高、廉、惠、肇各府,没有一个月不攻破城池、杀死官吏的。香山、顺德一带土匪成群,新会县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成群聚集与他们相呼应陶鲁召集有威望的长者,对他们说:“贼寇的气焰似要吞灭我们的县城,如果不早作准备城池将会被攻陷,你们这些人能率领子弟抵挡吗?”他们都答应说:“好的。”于是修筑营寨,整治兵器装备,练习武艺和勇力,要凭一座孤城来抵御敌寇的进攻。敌寇进犯,总能把他们击退。天顺七年,陶鲁任职期满,巡抚叶盛上奏他的功绩,朝廷就地提升他,让他任知县。不久,他又因攻破贼寇的功绩,晋职广州同知,仍然主持新会县的政事。成化二年,跟随总督韩雍前往大藤峡征讨,韩雍在军中威严持重,只在陶鲁面前总流露出谦逊的神色。韩雍每每采纳陶鲁的计谋,总能获得军功。这年冬天,与参将王瑛在钦、化二州打败大盗廖婆保等人,大获全胜,获得皇帝嘉奖。第二年,贼人头目黄公汉任意横行,陶鲁与参将夏金等人在思恩、浔州大败贼人。两广自韩雍离开后,便不再设置总督一职,诸路长官观望形势相互推卸责任,盗贼侵扰劫掠之事日益增多。陶鲁奏请朝廷遣派重臣在梧州建立府署,后来成为惯例。任期届满,陶鲁在官吏考核中获得最好等级,提升为副使。陶鲁带兵时间长,贼人劫掠两广,如果是大贼,陶鲁调动几个部队一同破敌;如果是小贼,陶鲁会自主征讨,所向披靡。成化十年,因征讨荔浦瑶民有功,增加一级俸禄;又过九年,在官吏考核中获得最好等级,升为湖广按察使,仍统帅两广军队。弘治四年,改任湖广左布政使兼广东按察副使,兼任岭西道事。民间尊称为“三广公”。陶鲁善于抚慰士人,足智多谋,谋略确定后才去作战。他在办公处所后面开凿一个池塘,在池中建一个亭子,却不建桥梁。夜间就召部下到亭中议事,用木板把一人接过来,商议完毕,让他回去。像这样总共跟几个人商量,综合比较选择其中最好的采用,因此他常能克敌制胜却又不泄露机密。陶鲁做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开军事,历经大小几十次战役,总共斩敌二万一千四百多,夺回被劫掠以及安抚恢复旧业的人有十三万七千多,两广人倚重他,把他当作“长城”。然而陶鲁带兵却不唯独偏重武力他曾说:“防治盗贼,要先感化他们,万不得已才杀死他们。”每当平定贼寇,都在那里设县建校来教化当地人民。弘治十一年,陶鲁去世。他的儿子晋升为副千户,得以世袭。嘉靖初年,陶鲁去世三十年了,新会人还感念他的恩德,向朝廷请示表彰他的功绩,朝廷下令建祠堂让后人祭祀。 
《明史·陶鲁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王阳明原文:①来书①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別前后,即《中庸》‘尊徳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工次第,不能无先
  • 文言文被动句详解(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A、为字句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其印为
  • 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养竹记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快一起来看看吧!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原文竹似贤,何哉?
  • 宋史原文:丁度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度强力学问,好读《尚书》,尝拟为《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
  •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译文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
  •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
  • 《张元饲弃狗》文言文阅读答案及译文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
  • 宋史原文: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
  • 邴原泣学文言文翻译邴原泣学,出自《初潭集》,讲述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邴原泣学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
  • 季文子相宣文言文练习题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②,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③,且
  • 两小儿辩日翻译及原文的道理意思《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列子·汤问》,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文章通过两小儿辩日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 爱菊说【元】戴良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
  • 苏琼办案文言文翻译苏琼是南北朝时官员,他清廉谨慎,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深受大家的爱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苏琼办案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帮到大
  • “陶潜”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
  • 初中文言文虚词基础知识1.之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 文言文专项复习方法指导(一)语境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
  • 白雁落网文言文翻译太湖边上聚集着一群白雁,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找一块安全的地方集中过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雁落网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
  • 旧唐书原文: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
  •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