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06:01:23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梁书·刘勰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勰早孤,笃志好学 笃:坚定
B.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 引:征聘
C.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次:驻扎
D.候约出,干之于车前 干:拜见
6.下列句子中,表现了刘勰自信和倔强个性的一组是( )(3分)
①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②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③先燔鬓发以自誓。
④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⑤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⑥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跟从出家的佛徒,勤学苦读,因而博览群书,精通经纶。
B.刘勰曾上书皇帝,请求祭祀二座郊庙的贡品应该和七庙一样改成使用瓜果蔬菜,皇帝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提升了他以示嘉奖。
C.刘勰编撰了《文心雕龙》五十篇,对古今文章加以评议,并在序言里对“文心”作了解释。沈约十分欣赏这部著作。
D.刘勰晚年在定林寺和慧震和尚一起完成了皇上要求的对经书的考证、撰写后,向皇上提出出家的要求,终于如愿以偿。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3分)
(2)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3分)
参考答案
5. C(次;按次序排列,评论。)
6. B
7.B 交给尚书们讨论后采纳的
参考译文: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他的祖父刘灵真,是宋朝(南北朝时期的宋)司空(官职名)刘秀的弟弟。他的父亲刘尚,曾任越骑校尉(官职名)。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爱好学习,志向坚定。家里贫穷没能力娶亲,依靠沙门僧的照顾,和他住在一起,共十多年,最终博览群书,精通经纶。并区分书籍的部、类、抄录并给它们写序。如今定林寺里收藏的书籍,都是刘勰整理的。
天监(南北朝梁武帝年号)初期,从家中被征聘为朝请(官职名)。中军(官职名)临川(地名)人王宏(人名)聘请他兼任记室(官职名),后改任车骑仓曹参军(官职名)。出京担任太未县令,有清廉的政绩。升任为仁威南康王记室(官职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官职名)。当时供奉七庙,已经使用瓜果蔬菜,而祭祀两座郊庙时仍然用牲畜。刘勰于是上书说祭祀二座庙应该和七庙一样都改成使用瓜果蔬菜,皇帝下诏把他的建议交给尚书们讨论,最后采纳了刘勰的建议。刘勰改任步兵校尉(官职名),依然兼(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纲)喜欢文学,非常器重亲近刘勰。
起初,刘勰编撰了《文心雕龙》五十篇,讨论古今的文章、体裁,引用它们并评论好坏。他在《文心雕龙》的主序中说:“文心,就是说写文章的用意……”写完后,并没有被当时的名流们所看好,刘勰自己很看重自己的文章,打算让沈约评定一下。沈约当时非常尊贵,刘勰没有机会见他,于是背着自己的书,等候沈约从府里出来,跑到他的车前拜见他,其样子好像一个卖东西的。沈约于是命人取来阅读,非常看重这本书,说它很是说明了道理,经常摆在自己的书案上。
刘勰写文章擅长写佛经道理,京师的寺、塔以及有名的僧人的碑文,都一定请刘勰撰写。皇帝下令让他和慧震和尚在定林寺考证、撰写经书,完成后,他就向朝廷乞求出家为僧,先燎掉了头发表明决心,朝廷下令允许了。于是在寺里更换了服饰,改名叫做“慧地”。不到一周年就去世了。他的文集在世上发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庸人自扰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庸人自扰文
- 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 杂守文言文禽子问曰:“客众而勇,轻意见威,以骇主人;薪土俱上,以为羊坽,积土为高,以临民,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
- 明史原文:耿炳文,濠人,袭父职,领其军,败士诚将赵打虎,遂克长兴。长兴为江浙门户,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为长安州,以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守之。温
- 《梅圣俞诗集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章。这篇序文通过对梅尧臣坎坷仕途的叙写,提出了诗歌“殆穷者而后工”这一著名美学观点。原文予闻世谓
-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
- 宋史原文: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
- 《习惯说》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
- 望江南·梳洗罢文言文翻译《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以下是“望江南·梳洗罢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
- 《梁史·韦睿传》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自汉丞相贤以后,世为三辅著姓。外兄杜幼文为梁州刺史,要睿俱行。梁土富饶,往者多以贿败;睿时虽幼,
-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知道大家还记哪一些有趣的文言文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希望可以
- 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
- 清史稿原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粤寇扰皖北,以禀生与其弟树珊、树屏治团杀贼。复越境出击,连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而太
- 管幼安画赞苏辙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翻译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①
- 《本草纲目·草部·薰草》文言文《本草纲目·草部·薰草》作者:李时珍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总结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
- 文言文座右铭与陋室铭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有什么区别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座右铭与陋室铭的阅读答案吧!欢迎阅读参考!文言
- 旧五代史原文: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也,父涉为唐宰相。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迁秘书郎,直史馆。唐末梁初,涉再登台席,太祖①之
- 初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虚词归类】1.之①结构助词,相当于 “的”。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天府之土②代词,相当于“他”,或“它”。如:先
- 沈括原文:《国史纂异》①云:“润州②曾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③叩④其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磬者法月数,当有十三,宜于黄钟⑤东九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