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院记》的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23:59:41
《待漏院记》的文言文翻译
《待漏院记》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作者王禹偁(chēng)。文章以宰相待漏之时的不同思想状态,将宰相分为贤相、奸相、庸相三个类型,褒贬之意非常鲜明,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忧虑、批判与幻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待漏院记》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待漏院记
朝代:宋朝|作者: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与,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翻译/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们使风雨调畅的结果。皇帝不说话,而人民与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伸张了皇帝的教化的结果。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效法天道。古代的贤相名臣善于治理国家的,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旳。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即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当朝见之所的门楼上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仪仗队的灯笼火把照耀全城。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叮?,富有节奏。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侍从撩开车上帷盖,主人下车到待漏院暂息。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大概想得很多吧!
或许在想,百姓尚未安定,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前来归附。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野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将推荐他们;奸人在朝,我将贬斥他们。气候反常,天时不正,灾害一次次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来乞求上天消除灭害;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教化来矫正这些人。怀着深深地忧虑,等待天明入宫。宫门开后,善听各方意见地天子离得很近。宰相向皇帝奏明了意见,皇帝采纳了他地建议。于是世风清明安定,百姓因此而富裕。如能这样,宰相位居百官之上,享受优厚地俸禄,那就不是侥幸而得,而是完全应该地。
或许在想,我有私仇未报,考虑怎样斥逐仇敌;有旧恩未报,考虑怎样使恩人荣华富贵。考虑着金钱美女,怎样到手;车马玩物,怎样取得。奸邪之徒依附我的权势,我便考虑如何提拔他们;正直之臣直言谏诤,我便考虑怎样罢斥他们。三时各地报告灾情,皇上忧虑,我便考虑怎样用花言巧语取悦皇帝;众官枉法,国君听到怨言,我便考虑怎样奉承献媚求得皇上的欢心。他为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宫门开了,金殿上龙目四顾,宰相提出建议,皇上被他蒙惑,政权由此而毁坏,皇位也因此而动摇。如果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因此可以懂得,一国之政,万人之命,系于宰相一人,难道可以不谨慎以待吗?还有一种宰相,他们没有恶名声,也没有好名声,随波逐流时进时退,窃取高位贪图利禄,滥竽充数而保全身家性命,也是不足取的。
大理寺小官吏王禹偁撰写此文,希望能把它记录在待漏院壁上,用以告诫执政的大臣。
注释
[1]待漏院:宰相等待早朝休息的在方,漏,古代计时器。
[2]品物:众物,万物。亨:通达顺利。
[3]岁功:一年农事的收获。
[4]三公:周代三公有两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唐宋仍沿此称,惟已无实际职务。
[5]六卿:《周礼》把执政大臣分为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亦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6]皋(gāo):即皋陶(yáo),相传曾被舜选为掌管刑法的官。
[7]夔:尧舜时的`乐官。
[8]房:指房玄龄;魏:指魏征。
[9]火城: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10]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而有节奏的响声。
[11]金门:又称金马门,汉代官署门旁有铜马,故名。
[12]弭:停止,消除。
[13]眚(shěng):原义为日食或月食,后引申为灾异。
[14]荐:副词,表示频度,相当于“一再”、“屡次”。
[15]禳(ráng):除邪消灾地祭祀。
[16]厘:改变,改正。
[17]四聪:《尚书·尧典》:“明四目,达四聪。”孔颖达疏:“达四方之聪,使为己远听四方也。”
[18]三时:春、夏、秋三个农忙季节。
[19]慆慆(tāo):纷乱不息的样子。
[20]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
[21]隳(huī):崩毁,毁坏。
[22]悬:系连,关联。
[23]旅:俱,共同。
[24]备员:凑数,充数。
[25]棘寺:大理寺(古代掌管刑狱的最高机关)的别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全祖望全祖望原文:公讳光绣,字圣月,晚号蛰庵。先生少负异才,随侍其父侨居硖石,因尽交浙西诸名士。是时社会方殷,四方豪杰俱游江、浙间,因尽交天
- 《后汉书·马援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后汉书·马援传》是写马援这个人的,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后汉书·马援传》文言文翻译及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书二馆人事王世贞①余守比部[2]时,见南来人道任兵宪环[3]馆人事,奇之。②兵宪始丞吴时也,倭暴至,台檄丞以乡兵五百徼之,兵故市人子,仓卒应
-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注释《陋室铭》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下面是小编为
- ①人主之所以身危国亡者,大臣太贵,左右太威也。所谓贵者,无法而擅行,操国柄而.便私者也。所谓威者,擅权势而轻重者也。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夫马
- 溪渔子传方孝孺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
- 三国志曹冲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
- 战国策原文:齐王使使者(1)问赵威后。书未发(2),威后问使者曰:“岁(3)亦无恙(4)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5),曰:“
- 放生鱼记文言文岁在甲午,五月初三,吾放生鱼一尾。此鱼,去岁购于市,备餐之用也。未食,养于盆。鱼戏水于盆,吾观之,鱼乐,吾亦乐。或曰,汝乐,焉
- 惊弓之鸟异日(1)者,更羸(gēng léi)(2)与魏王处京台(3)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4)魏王曰:“臣为王引(5)弓虚发(6)而下鸟
-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刘平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
- 庄子原文:昔者海鸟止①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
- 朱谦,夏邑人。永乐初,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隶阳武侯薛禄,征北有功,进指挥使。宣德元年进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与参将典王
- 小升初最新文言文考试重点整理一、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
- 战国策原文: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
-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从世忠入见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拊其背曰:“他日,令器
- 文言文的“五读”法介绍所谓文言文的“五读”法,就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顺序进行五步阅读,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
- 《任末勤学》文言文翻译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任末勤学》
- 北史原文: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也。为阉人徐成养子。后有参定功,神武命为弟,仍云渤海蓨人。初,行台于晖引为郎中,与神武深相结托。后从起兵于山
-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答案再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5~8题。5.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