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4 06:09:29
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对自我的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文言文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
【作品介绍】
《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全文共六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写溪以及溪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被命名为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的原因。第三段是写以愚名溪的理由。第四段是写愚的种类和性质。第五段是写愚者的乐趣。最后一段是归结作《八愚诗》的缘由。
【原文】
愚溪诗序
灌水之阳[1],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2]。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5]。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7],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8]”,睿而为愚者也[9]。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10],而违于理,悖于事[11],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12],清莹秀澈,锵鸣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漱涤万物[14],牢笼百态[15],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注释】
[1]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阳:水的北面。[2]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3]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4]龂(yín银)龂然:争辩的样子。[5]乐(yào要):喜爱,爱好。此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6]坻(chí池):水中的高地或小洲。[7]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号。此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谓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8]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此句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2以发,回也不愚。’”意谓颜回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话,而且还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9]睿(ruì瑞):通达,明智。[10]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11]悖(bèi贝):违背,逆而不顺。[12]鉴:照。[13]锵(qiāng枪)鸣金石:水声象金石一样铿锵作响。锵,金石撞击声。金石,用金属、石头制成的钟、磬一类乐器。[14]漱涤:洗涤。[15]牢笼:包罗,概括。[16]鸿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状态,也指自然界之气。[17]希夷:指虚寂飘渺、无法感知的一?志界。《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溪水,向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人在这里住过,所以这条溪水被称为冉溪。”也有人说:“这溪里的水可以用来染色,根据这种性能,所以称它为染溪。”我因为愚昧而犯了罪,被贬谪到潇水边。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溪边往里走了二三里路,发现了一个景色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了家。古代有个愚公谷,现在我住在这条溪水旁,而溪水的名字没有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不能不换个名称,所以替它改名叫愚溪。
我在愚溪上游,买了个小丘,称为愚丘。从愚丘往东北方向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把它买了下来,称为愚泉。这愚泉有六个泉眼,都出自山下平地,泉水是往上涌出来的。六股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我称它为愚沟。于是堆土彻石,堵住愚沟的狭窄部位,形成了一个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它的南面是愚亭。愚池的中央是愚岛,岛上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石头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喜欢的`。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许多小洲和石头,大船无法驶入。它幽深浅狭,蛟龙不愿住在里面,因为不能在浅水中兴云化雨,所以它对世人没有带来好处。而这些却正好与我相似,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混乱时就装愚”,那是聪明人故意装作愚昧;颜回“整天听孔子讲学,从来不提相反的见解,象个愚蠢的人”,那是智力很高而在表面上显得愚昧。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现在我身逢政治清明的时世,却违反常理,做了蠢事,所以凡是愚蠢的人,也没有一个象我这样愚蠢的了。这样,那天下就没有谁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就可以单独占有并给它取这个名字了。
这条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带来什么利益,它能映照万物;它又清秀明澈,水声铿锵,象金石作响,能使愚笨的人喜逐颜开,眷恋爱慕,高兴得不愿离去。我虽然不合于世俗,也颇能用写文章来安慰自己;我描写的各种事物象用水洗涤过一样,鲜明生动,又能概括各种形态,无论什么形状都逃不过我的笔端。我用愚昧的诗歌唱愚溪,便觉得茫茫然与愚溪不相背离,昏昏然与愚溪找到了同样的归宿,超越天地人间,进入了虚寂静谧的境界,在寂静无声之中,忘却了自己。于是写了《八愚诗》,刻在溪旁的石头上。(胡士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先妣事略文言文阅读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
- 韩信主考原文宋壬戌科,秦桧之子熹,侄昌时、昌龄,一榜登第。时人愤恨,追问今岁知贡举为谁。一士答曰:“是韩信。”人争辩其非。士笑曰:“若非韩信
- 学习文言文应理清三大关系中学文言文学习,应将文言文知识与文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审美价值结合起来,将文言文中的情、境、语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我们在
- 中考文言文专项阅读之《与朱元思书》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
- 高考考点文言文虚词其高考语文冲刺: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其一、【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
-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
- 后汉书原文: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
- 胯下之辱的文言文翻译韩信是古代的一名大将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胯下之辱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胯下之辱的文言文翻译淮阴侯韩信,淮阴县人。还
- 夫有人民而后 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亲焉,故於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刘幽求篇文言文阅读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
-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除遵守“信、达、雅”的翻
-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
-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貌奇伟,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生①,授经边郡,喜从材官②、老兵究问险要厄塞,用是晓畅边事。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
- 南史原文: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父烜,信威临贺王记室, 兼本郡五官掾,以儒术知名。野王幼好学。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
-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金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子良率千余人入燕、蓟间,耕稼已绝,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鱼自给,从之者众,至不
- 勤训文言文翻译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贤圣不若彼者乎?出自《勤训》如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勤训文言文翻译,让大家更加了解这
- 范仲淹为将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
- 新唐书原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
- 《新唐书·柳浑列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
-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