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辞谢更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6 11:56:15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①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kǎi)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②!”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 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③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注]
①湫(jiǎo),低湿。
②爽垲:敞亮干燥。
③君之先臣容焉:我的先人曾在这里住过。
④里旅:当地的群众。
⑤鬻踊:卖假脚。
⑥愀然:凄伤的样子。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景公欲更晏子之宅 ②湫隘嚣尘
③既窃利之 ④踊贵而屦贱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公为是省于刑
A.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B.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C.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是 时 也 公 繁 于 刑 有 鬻 踊 者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⑵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1.晏子回答景公的问题时说“踊贵而屦贱”的用意是什么?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晏子这个人物的看法。(2 分)
参考答案
8. ⑴ (4分)
①更:更换 ②隘:狭窄
③窃:私下 ④屦:鞋
⑵B (2分)
9. (2分)
是 时 也/ 公 繁 于 刑/ 有 鬻 踊 者
10.⑴我不配继承祖业,这房子对我来说已经够好的了。(2分)
⑵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2分)
11.晏子的用意是借此机会劝谏景公不能乱施刑罚。 (1 分)
晏子是一个不怕权贵,为百姓谋福址,对君主忠心讷谏,指出君主过错的忠臣。(1 分)(或晏子虽居高官却不谋私利,而是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的精神品质。)
参考译文:
齐景公想给(相国)晏子调换住房,说:“你的住房靠近集市,低湿、狭窄、吵闹、到处尘土飞扬,没法子居住,请你换到敞亮干燥的住处去。“晏子辞谢说:“君王您的先臣--我的先人在这里住过,我不配继承祖业,这房子对我来说已经够好的了。况且我住处靠近集市,早晚都能买到要买的东西,这是对小人有利的事,怎敢麻烦地方上的群众(为我盖新房)呢!“齐景公笑道:“您靠近市场,了解物品的贵贱吗?“晏子回答说:“我私下里想省点钱,怎么能不知道呢!“景公说:“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呢?“这时期正是齐景公滥用刑法的时期。(尤其是刖刑),集市上有卖假脚的。所以回答说:“假脚贵,鞋子便宜。“齐景公听了,心里凄伤,出现了怜悯之情。齐景公为这件事减少了用刑。仁义之人的话,它的利益广博啊!晏子一句话,齐侯就减少了刑罚。
启示
晏子辞谢更宅,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接近群众,了解苍生的生存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国君提供治国建议,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切实身体力行自己所一贯秉承的节俭为民的治国方针。故事体现了晏子虽居高官却不谋私利,而是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的精神品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独步:一个
- 《登快阁》简析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
- 王安石原文:晋陵张公治信之明年,皇祜二年也,奸强帖柔,隐诎发舒,既政大行,民以宁息。夏六月乙夏,大水。公徙囚于高狱,命百隶戒,不恭有常诛。夜
- 木兰诗文言文对比阅读在语文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我们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原文及翻译【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 文言文师说的相关译文【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常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 阅读晋书隐逸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
-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
- 明史原文: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征拜御史,巡宣府、大同。劾巡抚郑宁以下数十人不职,按裨将孟玺等罪。还巡太仓。总
- 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1.词汇量包括实词和虚词,词汇量的掌握当然越大越好。大到多少呢?其底线就是高中六册所出现的全部实词和虚词。所以复习中梳理一
-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
- 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
- 尊经阁记【明】王守仁经①,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
- 韩非子原文: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
- 庄子的文言文名句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和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以下是庄子的文言文名句,欢迎
- 文言文虚词用法素材(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
- 沧浪亭记苏舜钦原文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
- 文言文《赵光逢》阅读题赵光逢赵光逢,字延吉。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胤,皆以文学德行知名。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僖宗朝,
- 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介绍文言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但客观上,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 经典文言文辞职信一般辞职信由事由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即以“辞职信”为标题。标题要醒目,字体稍大。下面是关于经典文言文辞职信的内容,欢迎阅读!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