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与凤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02:25:51
《山鸡与凤凰》
原文
楚人有担山鸡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乃酬千金,弗予③;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④而鸟死。路人不遑⑤惜其金,唯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⑥以为真凤而贵,宜⑦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凰之值十倍矣。——《笑林》
注释
凤皇:即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山鸡:鸟名,野鸡的一种。
弗与:不卖。
宿(sù):一夜。
遑(huáng):闲暇,空闲。
咸:都。
宜:应该。
酬:给报偿,此指出买价。
方:正要,正当。
与:给,给予。
过:超过。
直:通“值”,价值 。
恨:遗憾、不满意。
① 酬:指付款。② 遑惜:可惜。③ 怅:遗憾。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横线字。
①汝:
②方:
③之:
④直:
2、根据上下文将下列各分句的主语补入括号内。
( )乃酬千金,( )弗与;( )请加倍,( )乃与之。
3、翻译句子。
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
参考答案:
1、①你;②正要;③这件事;④同“值”,价钱
2、路人;担者;路人;担者
3、楚王被他一心向自己献凤的行为所感动,召见并重重赏赐他,超过他买凤凰的价钱十倍了。
译文
一个楚国人外出时在路上碰到一个挑着山鸡的村夫。因为这人未见过山鸡,所以一见到长着漂亮羽毛和修长尾巴的山鸡就认定它不是一个俗物。他好奇地问村夫:“你挑的是一只什么鸟?”那村夫见他不认识山鸡,便信口说道:“是凤凰。”这楚人听了心中一喜,并感慨地说道:“我以前只是听说有凤凰,今天终于见到了凤凰!你能不能把它卖给我?”村夫说:“可以。”这楚人出价十金。那村夫想:“既然这个傻子把它当成了凤凰,我岂能只卖十金?”当村夫把卖价提高一倍以后就把山鸡卖掉了。
这楚人高高兴兴地把山鸡带回家去,打算第二天启程去给楚王献“凤凰”。可是谁知过了一夜山鸡就死了。这楚人望着已经没有灵气的僵硬的山鸡,顿时感到眼前一片灰暗。此刻他脑海里没有一丝吝惜金钱的想法掠过,但对于不能将这种吉祥神物献给楚王却心痛不已。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被楚王知道了。虽然楚王没有得到凤凰,但是被这个有心献凤凰给自己的人的忠心所感动。楚王派人把这个欲献凤凰的楚人召到宫中,赐给了他比买山鸡的钱多10倍的金子。
虚伪的人竭尽欺诈之能事,而诚实善良的人在不明真相的时候,还是一味以自己的忠诚在对待别人。
启示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辨真伪,或用作有所奉献的自谦、自嘲之词。唐李白《赠从弟冽》:“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楚郊凤”、动物部·飞禽“楚客山鸡”。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左传哀公》文言文翻译原文二十六年夏五月,叔孙舒帅师会越皋如、后庸、宋乐茷,纳卫侯。文子欲纳之,懿子曰:「君愎而虐,少待之,必毒于民,乃睦于
- 王平甫文集序曾巩王平甫既没,其家集其遗文为百卷,属予序。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其学问尤敏,而资之
- 不辨饧和锡文言文翻译锡饧不辨出自《冷庐医话》。最早是说当时的庸医理解古方锡和饧都分不清楚,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 * ,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
- 魏书原文:孙绍,字世庆,昌黎人。绍少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阴阳术数,多所贯涉。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自长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
- 渔家傲·秋思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 晋书原文:高奋,字茂琰,广陵人也。父悝,少孤,事母以孝闻。年十三,值岁饥,悝菜蔬不餍。每致甘肥于母。抚幼弟以友爱称。寓居江州,刺史华轶辟为西
- 《曹司农竹虚言》文言文习题及答案曹司农竹虚言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
- 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和氏璧和氏璧楚人卞和,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
- 文言文《后汉书·独行列传》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
-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
-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练习附答案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
-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
- 司马光勤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
- 高郢,字公楚,其先渤海蓚人。九岁通《春秋》,能属文。天宝末,盗据京邑,父伯祥先为好畤尉,抵贼禁,将加极刑。郢时年十五,被发解衣,请代其父,贼
- 文言文固定句式与译法解析文言文固定句式和译法解析1.“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2.
- 武王使人候①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
- 复多尔衮书文言文原文翻译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
- 赵宗儒,字秉文,邓州穰人。父骅,字云卿,少嗜学,履尚清鲠。开元中,擢进士第,补太子正字,调雷泽、河东丞。采访使韦陟器之,表置其府。又为陈留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