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及道理

文言文《螳螂捕蝉》原文翻译及道理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09 20:28:36 

标签: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年轻的宫廷侍从,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旁。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您说得好啊!”于是停止用兵。

整体含义

  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课文: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便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讲解】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一边放声的叫,一边吸饮这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 这些鸟虫都只在贪图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身后潜伏着祸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初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
  • 盘点高考文言文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
  • 高三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
  •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祖父世清白吏。彪佳生而英特,丰姿绝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始至吏民易其年少及治事剖决精明,皆大畏服。崇祯四年,
  • 文言文部分古今异义梳理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
  • 中和胜相院记苏轼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学之,皆入山林,践荆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脍,燔烧烹煮,以肉饲虎豹鸟乌蚊蚋,无所不至。
  • 百丈山记[1][宋] 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2],右俯绝壑[3],左控垂崖[4];叠石为磴[5],十余级乃得度[6]。山之胜盖自此始
  • 《大人先生传》原文欣赏《大人先生传》是阮籍流传后世为数不多的文章中的`精品。下面是《大人先生传》原文欣赏,供大家参考与学习!《大人先生传》原
  • 史记原文: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拔苗助长》文言文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2)而揠(3)之者,芒芒然(4)归,谓(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长矣!”
  • 非相《荀子》(节选)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
  •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
  •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
  • 文言文屠龙之技的翻译屠龙之技是一篇课文,出自于战国·郑·列御寇《庄子·列御寇》,文言文屠龙之技的翻译,我们来看看。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
  • 高考常见文言文虚词焉的用法为了帮 * 生更好的.复习文言文,小编整理了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请考生学习。(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详解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
  • 文言文《方仲永》选段练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
  • 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讲的是一个人买鞋子的故事,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郑人买履文言文加翻译郑人买履
  • 南齐书原文: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还为新
  • 傅岐①,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人有因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录其仇人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