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风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4-04 03:28:12
课文《做风车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三百多年前,英国有位大科学家叫牛顿。牛顿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tíng)里。他在小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锯,买斧头,买凿(záo)子。他整天忙着做手工,学习成绩(jì)不怎么好。
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风车装好了,牛顿帮奶奶背着一口袋麦(mài)子去磨面,只见风车带动石磨,白花花的面粉从石磨周围撒下来。牛顿说:“奶奶,回去我也要做一个。”
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风车就吱(zhī)吱地转起来。奶奶说:“你的风车能磨面吗?”牛顿天真地说:“能。”奶奶笑了。
第二天上学,牛顿把他那小小的风车带去,摆在课桌上。同学们都围上来看。牛顿得意地转着风车,大家也夸奖他做得好。正在这时候,同班的卡特大声说:“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讲出道理来吗?”
“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卡特看牛顿发愣了,笑着说:“讲不出道理来,光会做有什么稀罕(hǎn)呢?真可笑!”同学中也迸(bèng)发出一阵笑声。不知被谁一推,那架小风车掉在地上摔坏了。
牛顿羞得满脸通红。他捡起摔坏的风车,心里难受极了,但是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愤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建议】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飞夺泸定桥》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
- 课文《油菜花开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使学生懂得油菜花开花、结籽、榨油的简单过程,进而懂得要爱护庄稼、爱
- 课文《从现在开始》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
- 课文《聪明的小包拯》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一
- 课文《树叶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树叶的名称,以及他们的颜色和形状。2、仿照图形或发挥想象,
- 课文《花园里的凳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会认16个汉字,学会其中的11个汉字。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
- 课文《小英雄雨来》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
- 课文《山村》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教材简说】《山村》是一首有趣的
- 课文《花木兰》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能借助拼音认读“巾、帼、英、幼、扮、替、跨、善、战”9个生字。了解“巾
- 课文《古井》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3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字。2、正
- 课文《愚公移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
- 课文《说屏》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
- 课文《苏珊的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还有最后一笔,苏姗的楼梯就要画好了。她很满意自己的画儿。这张画儿明天还要参加
- 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玉泉的池水清澈
- 课文《东方明珠》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这座塔,
- 课文《房顶上的大蘑菇》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7个字,学会“户字旁”,学写“房”和“顶”字。2、朗读课
- 课文《美丽的三潭印月》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杭州西湖的中央,有个不大的岛。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绿荫中隐
-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
- 课文《办年货》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办年货。那热闹的场面、欢快的气氛,小朋友一定还记得吧!春
- 课文《语言的魅力》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