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02:39:45
课文《爷爷的芦笛》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转眼间又到了苇叶葱笼的五月。强强来到了爷爷的小屋。
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海面上平静得出奇,海风带着初夏的温馨,拂过强强柔嫩的脸颊。
“爷爷,爷爷,我们做芦笛去!”
“好的,我们这就去。”
强强拉着爷爷的手来到芦苇丛生的地方。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夜晚很快就到了。爷爷说:“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
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着:“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
“哗——哗——”
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了床,刚要开门,“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
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啊,爷爷的芦笛!
“爷爷!爷爷!”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这时候,他觉得自己变得勇敢起来。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前言】
《爷爷的芦笛》是儿童文学作家杨淼发表在《儿童时代》1997年第七期上的作品。这篇行文优美、富含哲理的短篇小说,已被选入苏教版、鄂教版高年级课本中。
【学习目标】
1、认读本课6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5、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
【教学建议】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芦笛吗?谁来说一说。
2、老师简介并过渡:芦笛是用普普通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啦。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芦笛,非常喜欢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因为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
4、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认读词语。
翱翔 吹奏 曲调 摇撼 颠簸 婉转悠扬
葱茏 出奇 柔嫩 蜷缩 哆嗦 柔和温润
温馨 潮汛 狂怒 蒙眬 裹挟 情不自禁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课文主要讲: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惧,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变得勇敢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第一段(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第二段(2-6):写强强来到了爷爷的小闸屋,并拉着爷爷做了一只芦笛。
第三段(7-10):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第四段(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道理。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正确、流畅是其他教学流程的基础,本节课在读上下苦功。
四、合作学习。
1、四人以小组,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悠扬的笛声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次)画出相关句子,并说说这笛声有什么特点?(悠扬、清脆、奇特)
2、全班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是极为适合略读课文学习的方式。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大胆、自如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易于启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风铃草》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林边长着风铃草,尖尖的嫩叶细细的腰,紫色小铃挂满身,对着鸟儿点头笑——丁零零,
- 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地球在太阳系中,是距太阳由近到远排序的第三颗行星,正是由于地球所处的位置,使
- 课文《网上呼救》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下午,美国男孩麦克正在网上聊天室漫游。将近六点,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黑体字:“我不
- 课文《因小失大》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那时,我是个七岁的孩子。在一个假日里,同伴们往我口袋里装满了铜板。我立即向儿童玩
- 课文《青霉素的发现》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弗莱明是英国生理学家。1922年,他发现了能消灭某些细菌的“溶菌酶”;192
- 课文《神奇的鸟岛》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
- 课文《航天飞机》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觉得很得意。
- 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
- 课文《黄果树瀑布》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
- 课文《白头翁的故事》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一只美丽的小鸟,想学点本领。一天,它看见喜鹊在大树上搭窝,觉得很有意
- 课文《与众不同的麻雀》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
- 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时间:1999年8月21日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
- 课文《枇杷和琵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
- 课文《家乡的冬天》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子路背米》这个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
- 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出自高一语文必修一,其原文如下:【原文】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
- 课文《风娃娃》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许多事。”风娃娃来到田
- 课文《山雾》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山雾像群贪玩的孩子,大清早就喜欢在山谷里奔跑,一会儿从山下跑到山上,一会儿又钻进
- 课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小男孩儿名叫尼尔斯。他十二岁起就开始
- 课文《春天在哪里》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春天在哪
- 课文《虎大王开会》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虎大王请动物们开会,动物们纷纷赶来。老鹰说:“我们是飞着来的。”跟着老鹰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