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04:29:05 

标签:

课文《给予的故事》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前言】
《给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饥渴已极、几近死亡,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选择:他选择了付出这壶救命水,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给予奉献的品格。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3、在讨论交流中流露真情,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寄予国别人或者得到过给予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给予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二、自渎自悟,体会感情。
(幻灯片展示)自学要求:请大家打开书,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1、师:看大家刚才读书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因为你们读书时非常专注,而且大部分同学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了批注。这就是最好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边思边写。
2、畅谈感受。
学生可能感受到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
(1)、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
(2)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huo6*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假如是你,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场景(二):
(1)、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
(2)、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场景三)
(1)、师: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但是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
(2)、他明明知道这湖水对自己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什么还要把水倒入汲水器中?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你怎么理解“一种奇妙的灵感”?(宁愿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也要试试为更多的人,找到救命之水。)
(3)、读了这段,你除了感觉到他这种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你还体会到什么?
(4)、书中无文字,文中无图画,但是你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主人公为自己关爱、帮助别人而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从给予中体味到的快乐。现在,他想把这种欢乐告诉每一个沙漠旅行者。齐读他在纸条上加的这两句话。
(5)、“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请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读写结合,提升体验
1、读旅行者在纸条上写的话
2、自己写下最深的感受,在班内交流
3、教师参与其中,表达感受
(设计意图:有了深厚的感情铺垫,学生此刻会有感而发,借助对感受的书写,丰富“给予”的内涵)
五、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1、提问:“给予”还包括什么内涵?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萧伯纳和小姑娘》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有一次在国外,他看到一个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
  • 课文《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天惦记着
  •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
  • 课文《白头翁的故事》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有一只美丽的小鸟,想学点本领。一天,它看见喜鹊在大树上搭窝,觉得很有意
  • 课文《日记两则》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 6月1日星期五阴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穿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那条裙子。那是
  • 课文《最后的姿势》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
  • 课文《北京的色彩》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像一片云,从四季常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在到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北
  • 课文《体育颂》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苦难的人们激动
  • 课文《我想我能行》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春天的中午,爸爸陪着七岁的贝贝在广场上玩儿。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篮
  • 课文《遗爱寺》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鸣,处处是泉声。【教材简说】《遗爱寺》是一首五
  • 课文《小猴子下山》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
  • 课文《足走左右》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足”“走”“左”、“右”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
  • 课文《神奇的克隆》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
  • 课文《宇宙的边疆》出自高二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好
  • 课文《说屏》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
  • 课文《人有两个宝》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rén yǒu liǎnggèbǎo人 有 两 个 宝,shuāng sh
  • 课文《爷爷的芦笛》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
  • 课文《小雨点》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雨点沙沙地落下来,谁也没有注意它。小雨点觉得自己太平凡了。湖里有许多绿色的荷
  • 课文《慈母情深》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