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1-29 07:12:52
课文《只要翻过那座山》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少年一大早就上路了。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湿气。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少年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
少年小的时候,祖母哄他入睡时,像唱摇篮曲一样常给他这么念叨:“孩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面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
少年还真的把那句话牢记在心了。其实,“一座大山”显然过分轻易了,因为现在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了,可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尽管如此,少年还是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继续向上爬去。
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前方仍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望不到边的山峦。
少年站稳微微打战的双腿,再一次聚积起力量。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如今,少年横下一条心想看到大海。“要迈动自己的双脚去看看大海!要去证实一下,当真是只要翻过一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吗?”
然而,还是不见大海。少年几乎是手脚并用爬过来的。这条山道的前方,依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还是算了吧!
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痛苦地想。自己如此艰辛地沿着山道爬上爬下,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往前走,再翻几座山,难道真的能走到海边吗?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
任凭额头上的汗珠往下淌也不去理会,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的山风一吹,不免百感交集。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太阳渐渐升高了。想到归途的漫长,少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正在这时,他好像听到了一种生灵的声响。
那声响来自上方。回头仰望,头顶划过一道亮光。
一只长翅膀、纯白色的海鸥正缓缓扇动着双翅,像引路一样飞过前方的山头。
少年蓦地站起身来。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这样看来,那条山道上方天空的颜色,确实是与大海相连的淡蓝色。
难道这次真的能看到大海吗?尽管如此,他仍略显迟疑,还在瞪大眼睛凝视着前方。猛然间,一件白色的东西像蝴蝶一样在他眼前缓缓飘落。少年聚拢双手接住一看,原来是一片雪花般的羽毛。这是那只海鸥送来的!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做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少年再一次聚积起全身的气力,轻声吟诵起来。
不过,即便不是这样也没有关系了。现在,哪怕前面还要翻过三座山、四座山,我也一定能够走到大海!
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在他的耳畔——或许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轻轻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少年满怀坚定的信念,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2、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3、理解反复手法的作用。
4、学习朗读技巧,正确处理重音、停顿。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文章将会给我们启迪。
3、揭示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
二、范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文章的内容。
文章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文章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4、指名度课文。
四、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3、班内整理提问提纲。
五、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读10个字。认识“王字旁”。2、能用“发
- 课文《咏华山》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
- 课文《一次有趣的观察》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
- 课文《鞋匠的儿子》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
- 课文《我爱大山我爱家》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读课文,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
- 课文《小小新闻发布会》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看看图想想队长小林可能发布哪些新闻。2.听录音队长小林发布哪些
- 课文《大年夜》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学会用几句完整的话说清图画的内容。2、让学生
- 课文《插秧》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映照着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 农民在插秧,插在绿
-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
- 课文《圣诞老人的故乡》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每年的圣诞之夜,孩子们就会盼望白胡子和白眉毛的圣诞老爷爷。他乘着驯鹿拉的雪橇
- 课文《给予的故事》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
- 课文《唐僧取经》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唐朝和尚玄奘为了研究佛经,踏上了去佛教发源地——印度的万里征途。在边境要塞瓜
- 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
- 课文《田园诗情》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
- 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共计13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诗曰:天理昭昭不可诬,莫
- 课文《雪趣》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雪趣》是一篇学生习作,写的是一场大雪过后,学生们在课间兴致勃勃地玩雪的情景
- 课文《自立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自、立、干、天、不”5个字,会认“己、吃饭、事、地、算”6个字,
- 课文《孙悟空考小明》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认识豹字旁,懂得“礼貌”、“再见”等词语的意
- 课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从前,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小男孩儿名叫尼尔斯。他十二岁起就开始
- 课文《北京的夜景》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北京的夜景》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作者在飞机上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