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花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03:24:59
课文《孩子们的花》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简说】
《孩子们的花》这篇文章在平淡的叙述中告诉人们,要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但更要保护孩子们如花般稚嫩的心灵-----就像花园里的那位园丁那样。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朗读“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它还能开好几天”,深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方案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一座美丽的小花园,开满五颜六色的花朵)
师:同学们,这些花漂亮吗?我相信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吧!关于这个小花园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生回答。
(此环节目的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孩子们的花》(课件出示课题并播放录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来了!(课件出示并播放录音)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菲菲,我们的花漂亮吗?你们想不想拥有自己的一枝花呀?如果你们能够通过两关,我们就会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园丁叔叔也会送你们花的,加油吧!)
师:同学们想拥有自己的一枝花吗?那你们可要努力呀!有信心吗?(有)。
师:请看第一关。(课件出示:第一关,请将课文读流利并会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能出色过关,开始行动吧!
1、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生字,教师巡视。
2、小组内读课文,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
3、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们注意画出的生字。
4、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一天早上,一个小同学在街心花园看见一位叔叔正在浇花。
小男孩挑选了一枝红色的花,他没有折花,叔叔说这花归他了。
折下来的鲜艳的花在中午就枯萎了。
5、
师:同学们,句子中画横线的字就是菲菲给大家出的难题,他说如果你们能牢固的记住这些字,就算过关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生自读。
6、学生汇报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
7、巩固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们就来过第一关吧!
①师:过关时需要一人比划一人猜,其他同学当评委。(当猜对后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扫大街、浇花、挑选、枯萎、鲜艳。
②课件出示单个字,指名读,读对时课件呈现一朵花,鼓励学生。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关同学们顺利通过,请过第二关: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欢迎挑战第二关,回答我三个问题。(课件出示并播放录音)
师:菲菲真厉害要出问题考大家,不过老师相信同学们更厉害,肯定能挑战成功。请看问题一:为什么孩子们都愿意把花留在花园里而不是折下来带走?
师:同学们别着急回答,老师想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课文,然后同桌讨论,给菲菲一个满意的答案,好吗?
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后生自由发言。
(使生自由感知孩子们的纯洁无邪和园丁的循循善诱,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问题二: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自由发言,并说明理由。
问题三:假如你是花园里的一朵花,你想对这位园丁或孩子们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是太棒了,我们来问一问菲菲我们过关了吗?
(课件出示图片,菲菲说:“恭喜同学们你们的回答太棒了!欢迎加入我们的队伍。”)画面出现万紫千红的鲜花。
【教学方案二】
一、 导入
夏天到了,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们喜欢花吗?假如你在路上看见盛开的鲜花,你会不会把它摘下来?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在他上学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花,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23《孩子们的花》。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先标出自然段。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1、 自读。要求:边读边勾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2、 指生读课文,正音。要求: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跟读,之后进行评价。
3、 同桌检查读课文。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4、 检查生字词语。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字组词。
5、 再读课文,在认识了词语了之后,你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更熟了,自己试一试。
6、 说一说这篇文章都有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 作业
小本本积累:形近字挑——跳午——牛
【教学方案三】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小男孩和园丁的故事《孩子们的花》。
二、 理解课文
1、 指名大声朗读课文。
2、 在文中找一找你读懂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如:“枯萎”,就是花死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 整体感知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男孩想折花,园丁告诉他:“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小男孩把花留在花园里,结果许多小朋友也来选花,也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
4、 孩子们为什么愿意把花留在花园里?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交流。(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枯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5、 教师范读,想一想,园丁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不想让孩子们折花)假如你是园丁,当男孩提出折花的要求时,你会怎么说?(学生自己谈)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小男孩偷偷把花折掉)
6、 通过园丁的做法,你觉得园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解、尊重人)
7、 通过你的体会,再试着读出园丁说的这句话。
四、 分角色读课文。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篇文。一个同学读小男孩,一个同学读园丁,其它同学读独白。
四、拓展训练
假如你是花园里的一朵花,小男孩同意把花留在这儿,你想对这些他说点什么?写在小本本上。
五、 指导书写
“孩”先写子字旁儿,第三笔是“提”;再写“亥”,笔顺是:
“园”全包围结构,先写左中右边框,然后写里边的“元”最后写下边封口的一横。
“办”独体字,先写“力”,再依次写左点和右点。
“午”独体字,和“牛”字作比较书写。
六、作业
1、 小本本
2、 生字一个三遍,写在注音本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zī)味。他决定去问问别人。他
- 课文《梦圆飞天》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
- 课文《为人民服务》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的 * 和 * 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
- 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溪说:昨
- 课文《祖国》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原文】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战胜。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
- 课文《郑和做舟》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郑和是我国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小的时候,常听祖父和父亲讲乘船远航的故事。他多
- 课文《难忘的八个字》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
- 课文《天上的白云》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碧绿的草地上,孩子们望着天上飘动的白云,托着腮静静地想。云云想:“白云多像
- 课文《四季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在阅读儿歌中认识生字:夏、春、秋、叶、冬、雪。2、能正确认读复韵母:i
- 课文《写话》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按一定的顺序说出画面内容。2.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学下来。
- 课文《小丑的眼泪》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圣诞夜的前一天,大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所有的屋檐下都挂着耀眼的冰棱,但是
- 课文《字典也是老师》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子路背米》这个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培养
- 课文《小乌龟笑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小猴家失火了,小山羊、小公鸡急急忙忙跑去救火。小乌龟也赶忙往小猴家爬
- 课文《第三个小板凳》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有一天早晨,
- 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
- 课文《小雨点》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雨点沙沙地落下来,谁也没有注意它。小雨点觉得自己太平凡了。湖里有许多绿色的荷
- 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 * 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当时,写毛笔字是
- 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没
- 课文《它们怎样睡觉》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你知道动物怎样睡觉吗?有的鸟睡觉时,用爪紧紧地抓住树枝。尽管树枝被风吹得摇
- 课文《咬文嚼字》出自高三语文上册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