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3-05 12:47:10 

标签:

吕氏春秋

原文:

至忠之言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口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于此,而欲其美也,人时灌之,则恶之,而日伐其根,则必无活树矣。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
楚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 ”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军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车下。”王曰:“何谓也? ”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于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注而视之,于故记果有,口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为劝,不以人不知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
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到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有顷,问王之疾,王怒而不口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 ”王使覆之,文挚乃死。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
(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有删改)

译文/翻译:

尽忠诚的话不顺耳,逆人心,如果不是贤明的君主,有谁能听取它?因此,这是贤明的君主喜欢的,是不贤明的君主要惩罚的。君主无一不痛恨侵暴劫夺的行径,然而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在天天招致它,痛恨它又有什么益处?假如这里有棵树,希望它生长茂盛,别人按时浇灌它,自己却讨厌别人的行为,并且每天砍伐树根,这样,一定不会有活树了。厌恶听取忠言,正是最严重的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
楚庄王在云梦泽打猎,射中了一只猛兽随兕。申公子培抢在王之前把随兕夺走了。楚庄王说:“怎么这样地犯上不敬啊!”命令官吏杀掉子培。左右大夫都上前劝谏说:“子培是个贤人,又是您最有才能的臣子,这里面必有缘故,希望您能仔细了解这件事。”不到三个月,子培生病而死。后来楚国起兵,与晋国军队在两棠交战,大胜晋军,回国之后奖赏有功将士。申公子培的兄弟上前向主管官吏请赏说:“别人在行军打仗中有功,我的兄长在大王的车下有功。”庄王问:“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回答说:“我的兄长在大王您的身旁冒着犯上不敬的恶名,遭获死罪,但他本心是要效忠君王,让您享有千岁之寿啊!我的兄长曾读古书,古书记载说:‘杀死随兕的人,不出三个月必死。’因此我的兄长见到您射杀随兕,十分惊恐,因而抢在您之前把它夺走,所以后来遭遇灾祸而死。”庄王让人打开平府查阅古籍,在古书上果然有这样的记载,于是厚赏了他。申公子培的忠诚可称得上是美德了。美德的意思是:不因为别人理解自己就受到鼓励,也不因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就感到沮丧。德行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
齐王得了恶疮,派人到宋国接文挚。文挚到了,察看了齐王的病,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可以治愈。虽然如此,大王的病一旦痊愈,就一定会杀死我。”太子说:“什么原因呢? ”文挚回答说:“如果不激怒大王,大王的病就治不好,但如果大王真的被激怒了,那我就必死无疑。”太子叩头下拜,极力请求说:“如果治好父王的病而父王真的要杀先生的话,我和我的母亲以死向父王为您争辩,父王一定哀怜我和我的母亲,望先生不要担忧。”文挚说:“好吧。我愿拼着一死为大王治病。”文挚跟太子约定了看病的日期,多次都不如期前往,齐王本来已经发怒了。文挚来了之后,不脱鞋就登上了齐王的床,踩着齐王的衣服。过了一会儿,询问齐王的病情,齐王恼怒,不跟他说话。文挚于是口出不逊之辞激怒齐王。齐王大声呵斥着站了起来,病于是就好了。齐王盛怒未消,要把文挚活活煮死。太子和王后急忙为文挚与齐王辩解,但却未能改变齐王的决定,齐王果然用鼎把文挚活活地煮了。文挚被煮了三天三夜,容貌没有改变。文挚说:“真的要杀我,为什么不盖上盖,隔断阴阳之气?”齐王让人把鼎盖上,文挚才死。由此看来,在本平盛世做到忠诚容易,在乱世做到忠诚很难。文挚不是不知道治愈齐王的病自己就得被杀,他是为了太子去做招致杀身的事,以便成全忠义啊。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扬州慢》文言文赏析扬州慢赵以夫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比聚人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
  • 原文:《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
  • 20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20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203、烈士暮年,
  • 李翱原文:公讳愈,字退之,昌黎人。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及长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二十五,上进士第。元和十二年秋,以兵老久屯,贼未灭,
  • 高中生文言文背诵五板斧方法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
  • 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随时?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
  • 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重赞少从军,有武勇。汉初,自散员都虞候三迁护圣都指挥使。乾佑中,李守贞据河中叛,隐帝以重赞为行营先锋都指挥
  • 当止不止文言文翻译当止不止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应当先看情况而定结果,不能意气用事。告诉人们要适可而止,不能一昧强求,过于的'强求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读书五失读书五失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 《鹬蚌相争》的文言文翻译《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
  • 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归有光予与承式同举于乡,试于礼部,皆不第。而承式独以禄养为急,徘徊都下。送予出崇文门外,谓当得官浙中,因约余游钱塘西湖,远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参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要
  •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资料(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 文言文《六韬虎韬略地》原文及翻译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与我相拒。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
  • 王孙满对楚子文言文翻译导语:《王孙满对楚子》讲的是:公元前606年(宣公三年),楚庄王吞并了一些小国,确立了霸权之后,陈兵周朝边境,问九鼎的
  •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
  • 马说课文文言文翻译导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马说
  • 新唐书原文:王承元者,成德军节度使承宗弟也。有沉谋。年十六,劝承宗亟引兵共讨叛贼李师道,承宗少之,不用,然军中往往指目之。承宗死,未发丧,大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