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南史·王镇恶传》原文及翻译

《南史·王镇恶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2 17:33:10 

标签:

南史

原文: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祖猛。镇恶以五月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猛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年十三,因故寓食渑池人李方家。方善遇之,谓方曰:“若遭英雄主,要取万户侯,当厚相报。”方曰:“君丞相孙,人材如此,何患不富贵,至时愿见用为本县令足矣。” 
武帝谋讨刘毅,镇恶曰:“公若有事西楚,请给百舸为前驱。”及西讨,转镇恶参军事,使率龙骧将军蒯恩百舸前发。镇恶受命,便昼夜兼行,扬声刘兖州【注】上。毅谓为信,不知见袭。镇恶去江陵城二十里,舍船步上,蒯恩军在前,镇恶次之,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旗安鼓。语所留人曰:“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如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镇恶径前袭城,津戍及百姓皆言刘藩实上,晏然不疑。将至城,逢毅要将朱显之驰前问藩所在,军人答云“在后”。及至军后不见藩又望见江津船舰被烧而鼓声甚盛知非藩上便跃马告毅令闭城门。镇恶亦驰进得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又遣人以诏及赦并武帝手书凡三函示毅,毅皆烧不视。金城内亦未信帝自来。及短兵接战,镇恶军人与毅下将或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且斗且语,知武帝在后,人情离懈。初,毅常所乘马在城外不得入,仓卒无马,使就子肃取马,肃不与。朱显之谓曰:“人取汝父而惜马,汝走欲何之?”夺马以授毅,从大城东门出奔牛牧佛寺自缢。镇恶身被五箭,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江陵平后二十日,大军方至,以功封汉寿县子。 及武帝北伐,为镇西谘议,行龙骧将军,领前锋。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后进次渑池,造故人李方家。升堂见母,厚加酬赉,即授方渑池令。方轨径据潼关,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人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有删改) 
【注】刘兖州:刘藩,为刘毅堂弟,时任兖州刺史。 

译文/翻译:

王镇恶,北海郡剧县人。祖父王猛。因为王镇恶出生在五月(五日),家人认为这是习俗所忌讳的事儿,想把他过继给远亲。王猛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过去孟尝君田文在恶月出生而做了齐国的丞相,这孩子也将会使我们家门兴旺。”所以给他起名叫“镇恶”。王镇恶十三岁时因为遭遇变故流寓在外,寄食在渑池人李方的家里。李方对王镇恶很好,王镇恶便对李方说:“如果有幸能遇到一个英明威猛的君主,求取到万户侯的爵位,一定厚厚地报答您。”李方回答说:“您是丞相的孙子,德才这么出众,何愁不会富贵?到时候希望(我)被任用为本县的县令就足够了。” 
武帝谋划讨伐刘毅,王镇恶对他说:“您如果要对西楚出兵,请拨给我一百只大船(让我)做先锋。”等到向西讨伐刘毅,(武帝)转任王镇恶为参军事,命他与龙骧将军蒯恩率百条小船作先头部队。王镇恶领命,昼夜兼程,并放出风声说是刘藩西上。刘毅信以为真,不知道是要被袭击。在距离江陵城 20 里的地方,王镇恶弃船步行进军,蒯恩率军在前,王镇恶紧随其后,每艘船上留一两个人,对着岸上竖立旗帜,安上战鼓。(王镇恶)告诉留下来的人说: “估计我们将到城下时,就长时间地戒严,让(人觉得)好像后面还有大军的样子。”又派部分士兵留守在后,让他们烧毁停留在沿江渡口的刘毅的船舰(以断其退路)。王镇恶率军径直向前突袭江陵,渡口的守兵及百姓都说刘藩确实来了,安然而不生疑。王镇恶的部队快到达城下时,遇上刘毅手下的大将朱显之驰马前来问刘藩在哪里,士兵回答:“在后面。”朱显之走到队伍的后面也没有看到刘藩,又望见江边渡口的船舰被烧而鼓声大作,朱显之知道不是刘藩到了,便跃马急驰而回报告刘毅,并下令关闭各城门。但王镇恶已突进江陵城,便趁着风势放火,烧毁了江陵城南门及东门。王镇恶派人将安帝的诏书和赦令以及武帝给刘毅的亲笔信共三件送给刘毅看,刘毅都烧掉不看。金城中的士兵也不信刘裕亲自到来(讨伐他们)。等到双方短兵相接时,王镇恶的士兵和刘毅的将士之间有的是父子、兄弟关系,有的是表兄弟关系,于是互相边打边说话,(刘毅的士兵)知道武帝在后,于是战无斗志,人心涣散。之前,刘毅平时所乘的战马还在城外进不来,仓促逃跑时没有马,刘毅就派人去要儿子刘肃的马,刘肃却不给。朱显之对刘肃说:“别人要取你父亲的性命,而你却吝惜一匹马,你逃走想逃到什么地方去呢?”于是夺过马交给刘毅,(刘毅)才得以从大城东门逃出跑到牛牧佛寺自缢身亡。(此战)王镇恶身中五箭,手中所拿的长矛也被对方射中,折断在手中。直到江陵平定后二十天,(武帝刘裕的)大部队才到,(王镇恶)因平定刘毅之功被封为汉寿县子(爵)。等到武帝北伐,(王镇恶)做镇西府谘议参军,代理龙骧将军一职,兼领前锋。王镇恶率军进入敌境,战无不胜。之后(王镇恶)进军驻扎在渑池,到老朋友李方家去拜访。登上厅室拜见了李方的母亲,并厚加酬赏,随即任命李方为渑池令。车辆并行直取潼关,(军中)将士食物匮乏,他便亲自到弘农县督促人们缴租。(后来)百姓竞相赠送粮食,军中粮食又变得充足起来。 
《南史·王镇恶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文体知识要点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汇编之文体知识1.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
  • 《醉翁亭记》文言文鉴赏《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下面是《醉翁亭记
  •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
  • 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下面就是文言文蜀道难的翻译,请看:文言文蜀道难的翻
  •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甲文)(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 隋书原文: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
  • 中考语文寒假专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
  •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三人成虎 【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释 义】三个人都说街
  •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服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
  • 文言文专项阅读:《周公诫子》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
  • 《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文言文《后汉书·本纪·孝献帝纪》作者:范晔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
  • 杨万里为人文言文翻译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
  • 《清史稿·陶澍传》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
  •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
  •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文言文的复习是需要大家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的,以下是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请牢记。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 文言文教学指导初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是一个难点。2014年的中考说明也提高了对虚词的考察要求。这可以说,对每一个初三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
  • 百家姓侯文言文《百家姓?侯》作者:佚名历史来源「侯」源出:一、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侯皆
  • 七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
  • 最新高中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1、哀①伤心,悲痛,哀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 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