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曾巩《秃秃记》原文及翻译

曾巩《秃秃记》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9 05:33:56 

标签:

曾巩

原文:

秃秃,高密孙齐儿也。齐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更鲐娶周氏,与抵蜀。罢归,周氏恚齐绐,告县。齐赀谢得释。授歙州体宁县尉,与杜氏俱迎之官,再期,得告归。周氏复恚,求绝,齐急日:“为若出杜氏。”祝发以誓。周氏可之。
齐独之休宁,得娼陈氏,又纳之。代受抚州司法,归间周氏,不复见,使人窃取其所产子,合杜氏、陈氏,裁之抚州。明道二年正月至,是月,周氏亦与其弟来,欲入据其署,吏遮以告齐。齐在宝应佛寺受租米,趋归,捽①挽置庑下,出伪券日:“若佣也,何敢尔!”辨于州.不直。周氏诉于江西转运使,不听。久之,以布衣书里娃联诉事,行道上乞食。
萧贯守饶州,驰告贯。饶州,江东也,不当受诉。贯受不拒,转运使始遣吏祝应言寿复。周氏引产子为据,齐惧子见事得,即送匿旁方政舍。又惧,则收以归,扼其喉,不死。陈氏从旁引儿足,倒持之,抑其首瓮水中乃死,秃秃也。召役者邓旺,穿寝后垣下为坎,深四尺,瘗②其中,生五岁云。款上更赦,犹停齐官,徒濠州,八月也。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司法张彦博改作寝庐,治地得坎中死儿,验问知状者,小吏熊简对如此。又召邓旺诘之,合狱辞,留州者皆是,惟杀秃秃状盖不见。与予言而悲之,遂以棺服敛之,设酒脯奠焉。以钱与浮图人升伦,买砖为圹③,。城南五里张氏林下瘗之,,治地后十日也。
呜呼!人固择于禽兽夷狄也禽兽夷狄于其配合孕养知不相祸也相祸则其类绝也久矣如齐何议焉买石刻其事纳之圹中以慰秃秃且有警也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二十九日,南丰曾巩作。
(选自《曾巩诗文选译》)
【注】①捽(zuó):揪。②瘗(yì):掩埋,埋葬。③圹(kuàng):墓穴

译文/翻译:

秃秃,是高密县人孙齐的儿子。孙齐考中明法科,(因此)做了嘉州司法参军。(孙齐)先前已经娶了妻子杜氏,(将杜氏)留在家乡高密。(孙齐却将这事隐瞒起来,)用欺骗的手段又另娶周氏,与周氏一起到蜀中(赴任)。任期满后,(二人一块儿)回高密,周氏(才知道孙齐已有妻室)怨恨孙齐骗了她,于是告到县里。孙齐(向县官)送钱财并认错,事情便算了结。(孙齐又)被任命为歙州休宁县县尉,带杜氏一起去上任,过了两年,孙齐请假回老家获得批准。周氏还为这事怨恨(他),要求(与孙齐)断绝关系,孙齐急忙说:“为了你,我愿休了杜氏。”并且剪下头发来发誓。周氏答应了他。 
孙齐(假满后)独自回到休宁县,遇到妓女陈氏,又将她纳为妾。(任满,)县尉另有人替代,(他)接受了抚州司法参军的任命,回高密将周氏分开,不再与她相见,却派人偷偷地将她所生的儿子抱了出来,同杜氏、陈氏一起乘车到抚州。(于)明道二年正月到任,这个月,周氏也与她弟弟来到抚州,想要进入并住到孙齐的官署,被吏人拦住并把这事报告了孙齐。孙齐正在宝应佛寺里收租米,(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回去,揪拉着周氏到走廊上,拿出假造的文书说:“你是我的佣人,怎么敢如此胡作非为!”(于是一起)到州里去辩理,(周氏)没能申冤。周氏向江南西路转运使上诉,也不听她的。过了好久,(周氏)用布衣写上自己的籍贯姓氏和几次告状的事实经过,流落路上讨饭。 
(这时,)萧贯任饶州知州,(周氏)赶去向他申诉。饶州隶属江南东路,(按规定,萧贯)不应该接受她的诉状。(但)萧贯(仍然)受理,并不推辞,(江南西路)转运使这才派公吏祝应言前往审察。周氏以她所生的儿子为证据,孙齐害怕儿子被发现,事实真相败露,就将儿子藏到附近(一个名叫)方政的人家里。随后仍怕被发现,又将儿子带回家,掐住他的咽喉,没有死。陈氏从旁边拽住小孩的双脚,倒提起来,而孙齐把他的头按进一大瓮水中,(小孩)才死,(这个小孩)就是秃秃。(孙齐)叫来差役邓旺,让他在寝室后面的墙下挖了一个坑,深有四尺,将(儿子)尸体埋在里面,秃秃(这年)五岁。萧贯将孙齐的罪案报上去,恰遇大赦,但还是停了孙齐的官职,被流放到濠州,这是(明道二年)八月的事。 
庆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抚州)司法参军张彦博改建住房,挖地时发现了坑中的死孩子,查问知道情况的人,有个叫熊简的小吏回答如上文所述。(张彦博)又叫来邓旺盘问,又核对了当年案件的供词,凡是保存在州里的都这么说,只是杀死秃秃经过的材料没有看到。(张彦博)向我谈到这件事并为秃秃的惨死而悲痛,于是用棺材丧服收殓了他的遗骸,并设置酒肉祭奠。又拿钱给僧人升伦,叫他买砖砌成墓穴,在城南五里处一家姓张的树林下埋葬,(埋葬时间)在挖地得骨后的第十天。 
啊!人本来就与禽兽和野蛮人有区别。禽兽和野蛮人对他们的配偶和所生子女,也懂得不互相残害,(如果)相互残害,那么他们的种类很久就灭绝了。像孙齐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买来石板,刻上这件事,放到墓穴中,用来安慰秃秃,并且(希望对世人)能有所告诫。事件的整个过程,只有杜氏没有一句禁忌的话。二十九日,南丰曾巩写。 
曾巩《秃秃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百家姓.乐》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乐」源出 ;一 ; 出自「子」姓。以王父自为氏。据《姓氏急就篇》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宋戴公之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
  •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孤贫力学,有远志,慕唐李大亮之为人,故字师亮。太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献策马前,召至行宫,齐贤以
  • 苏轼《墨妙亭记》原文和译文导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其文章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
  • 张光纬原文: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
  •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n
  • 文言文《二翁登泰山》原文及解析二翁登泰山一、原文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 王守仁原文: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
  •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
  • 清史稿原文: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更危险,无所惧。于书无所不窥,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年十六,补弟子员,旋中天启①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隋书·赵煚传赵煚①,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父仲懿,尚书左丞。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恸,因
  •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
  • 鼓楼山游记文言文——致泸州鼓楼山鼓楼山者,朝暮思也。幸一朝登峰,阅景,心乐之,故作此文。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乘舟渡湖,名曰丰乐。当地人曰,仙
  • 何梅谷之妻原文何梅谷,鄱(pó)阳人也。其妻垂老,好佛事,自晨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勿止又恐贻笑士人
  •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
  •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
  • 文言文唯美短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言文唯美短句!希望大家喜欢!文言文唯美短句11、碧云天,黄花地
  • 新唐书之裴度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元和
  • 文言文教学中的误区及其矫正策略一、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 《晋书》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原文:王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