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袁宏道《与丘长孺书》原文及翻译

袁宏道《与丘长孺书》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2-09 10:43:56 

标签:

袁宏道

原文:

去岁一秦贾至,曾寄丘郎书,书中言小修①被盗事甚悉,长几丈余。来札至,突云无书,丘郎偶忘之耶?抑贾不甘作附书邮邪?可怪!世人无敢不答书者,必如丘郎乃敢不书,然亦真不须书也。何也?他人无书必嗔,嗔必怪,怪必毒,丘郎即不免嗔,然决无毒我理,不须书一。丘郎所喜者,豪侠之客,妖冶之容,山水之胜,病子虽更吴两裁,耳实未闻,眼实未见,口实未谈,顾安得如上事与丘郎描写之,不须书二。所见伊何?案牍比练也。所闻所谈伊何?扎火园也,明见万里也,并实打三十竹皮也。丘郎闻之,亦当为我解否耶?不须书三。夫以三不须与之丘郎,而遇懒一忙二病三之袁仲子,然则蟀鸿之未使,踪迹之靡定,贾人之浮沉,又可勿论矣。 
读来诗,无一字不佳,五七言古及诸绝句,古质苍荐,气韵沉雄,当为诗中第一。五言律不浮次之,七言律又次之。大抵物真则贵,真期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唐自有诗也,不必《选》体也;初、盛、中、晚自有诗也,不必初、盛也。李、杜、王、岑、钱、刘,下追元、白、卢、郑各自有诗也,不必李、杜也。赵宋亦然。陈、欧、苏、黄诸人,有一字袭唐者乎?又有一字相袭者乎?至其不能为唐,殆是气运使然,犹唐之不能为《选》,《选》之不能为汉、魏耳。今之君子,乃欲概天下而唐之,又且以不唐病宋。夫既以不唐病宋矣,何不以不《选》病唐,不汉、魏病《选》,不《三百篇》病汉,不结绳鸟迹病《三百篇》耶?果尔,反不如一张白纸,诗灯一派,扫土而尽矣。夫诗之气,一代减一代,故古也厚今也薄。诗之奇之妙之工之无所不极,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必哉?不知此者,决不可观丘郎诗,丘亦不须与观之。 
弟一病数月,上官已许放归矣。过团风幸出一会,弟先速人报知。近作颇有得意处,刻成当呈。 
(选自《锦帆集》,有删改) 
[注]①小修,指袁中道,作者之弟。

译文/翻译:

去年一位秦地商人到这里,我曾托他捎给你一封信,信中很详细地谈了小修家被盗的事,信纸有一丈多长。你的来信收到了,突然说没见我的信,是你偶然忘了吗?还是商人不愿作传信人呢?令人奇怪!世上的人没有敢不回信的,一定是像你那样的人才敢不回信,然而也真不需要回信。为什么呢?别人没有回信,一定生气,生气一定埋怨,埋怨就一定痛恨。你即使不免生气,却绝对不会有痛恨我的道理,这是不须写信的原因之一。你所喜爱的,是豪侠一类的客人,是美艳的容貌,是优美的山水。我病弱之身,虽然在吴县作了两年官,实在是耳无所闻,眼无所见,没有什么可谈的,怎么能有像上面所说的这类事情来描写给你看呢?这是不须写信的原因之二。我所看见的是什么呢?不过是官府的文书之类而已,所听所谈的是什么呢?不过是“打火囤”“明见万里”“着实打三十竹板”之类的,你听了这些,是否也会因我而发笑呢?这是不须写信的原因之三。因为这三条理由而不须要回信的你,遇上我这一懒二忙三病的袁仲子,那么,书信来往的不方便,你我行迹的不定,商人是否愿意传书,这种种原因,又可以不必计较了。 
读了你寄来的诗稿,没有一个字不佳,五言、七言古诗以及那些绝句,淳朴真挚,意境深远,气韵深厚雄健,称得上第一流好诗。五言律诗朴实无华列为第二,七言律诗列为第三。一般地说来,诗与其他事物一样,真就可贵,真就是我的面貌不同于你的面貌,更何况古人的面貌呢?唐代自有唐代的诗风,不必拘泥《文选》的体制和风格;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有自己的诗风,也不必拘泥于初唐和盛唐诗的体制和风格。李白、杜甫、王维、岑参、钱起、刘长卿,下至元稹、白居易、卢仝、郑谷,各有自己的诗风,不必拘泥于李白、杜甫的诗风。到了宋代也是这样。陈师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诗中有一字是抄袭唐诗的吗?有一字是互相抄袭的吗?至于宋诗不同于唐诗,大概是气韵使它这样,就像唐诗不同于《文选》, “《文选》体”诗不同于汉魏诗歌一样。现今的文人学士,于是想让天下的诗歌都模仿唐诗,而且又因为不像唐诗而指责宋诗。既然因为不像唐诗而指责宋诗,为什么不因为不像《文选》而指责唐诗,不像汉、魏而指责“《文选》体”诗,不像《诗经》而指责汉诗,不像结绳记事、鸟迹篆书而指责《诗经》呢?果真那样,反而不如一张白纸,把写诗当作文字游戏的风气,就可以完全消除了。诗的气韵一代比一代减弱,因此古诗雄厚,今诗浅薄。诗的新奇、精妙、工整、题材广阔无所不写,一代盛过一代,因此古诗有抒不完的情,今诗没有不可写的景。既然如此,那么古诗为什么就一定高雅,今诗为什么就一定卑下呢?不理解这个道理的人,绝不能看你的诗,你也不须拿诗给他看。 
弟一病几个月,上司已经允许我辞官还乡了。我希望路过团风镇时,有幸与你见面,我将事先派人通知你。我近来的作品很有些自觉得意之处,刻印成书之后一定呈送给你。 
袁宏道《与丘长孺书》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王守仁原文:①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于是专心为己之学,深思其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的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
  • 苏洵原文: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
  • 新唐书原文:宋申锡,字庆臣,史失其何所人。擢进士第,文宗时转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帝恶宦官权宠震主,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帝察申锡忠厚,
  • 后汉书原文: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也。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舂陵,世祖①与伯升皆亲爱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
  • 陈谏议教子文言文注解及译文原文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
  • 季布传文言文阅读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 ,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
  •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 蒋济字子通文言文阅读训练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 任末燃蒿文言文翻译任末燃蒿其创作年代为晋朝,是文言文体裁。下面是关于任末燃蒿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任末燃蒿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
  •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
  • 文言文《兰亭集序》译文及赏析兰亭集序 / 兰亭序魏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原文】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
  • 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源。按《仙记》,分灵洞三十六之一支。其水趋流,势与江河同。有深而绿,浅而白。白者激
  •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初步探讨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把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这不能不说
  • 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进士高第。历知南康军、海州,提点淮南广东刑狱、广南转运使,入直集贤院。时拟封孔子后为文宣公,无择言:“前代所封曰宗圣
  •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学习文言文,学会翻译很重要。下面是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序译文我家贫穷,
  • 文言文阅读:马伶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
  • 刘敞原文: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