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

袁宏道《灵岩》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24 18:16:18 

标签:

袁宏道

原文: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问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境。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镱缃钩③,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
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④。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竞为俘虏。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③碧镱缃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⑤齐国有不嫁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⑥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⑦湛卢:宝剑名。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⑧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这里指伍子胥进谏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译文/翻译:

灵岩,又名砚石,《越绝书》上说:“吴国人在砚石山上修建了馆娃宫。”(说的)就是这个地方。山腰有两口吴王井:一口圆井,叫日池;一口八角井,叫月池。(井)周围的石头光滑如镜,(石质)细腻没有剥蚀,(井)内有常清的泉水,(井水)晶莹可爱,(人们)所说的井栏和井绳,早已不知道变成什么东西了。这时候,带着净瓶和饭钵而来的人,只有一两个山中的僧人出没在衰草寒烟之中罢了。悲哀啊!(还)有一处泉水叫砚池,干旱的年岁泉水也不干,有人说这就是玩华池。 
登上琴台,看见太湖一带的几座山,好像成百上千的发髻,在银色的波浪中出没,也是区域内的绝妙景色。山上原有响屧廊,满山谷都长满了松树,响屧廊下的松树最为茂盛,每当疾风刮起,声音像浪涛一样。我笑着对山僧说:“这是美人环佩钗钏出发的声音,你禁受得住(僧人的)戒律吗?应该躲避离开(这里)。”山僧瞪着眼睛不知我说的是什么。石头上有西施的足迹,我让小童用袖子拂拭它,小童都迟疑着变了脸色。(西施所穿的)青色丝鞋缘浅黄色的鞋扣的(鞋子),好像在石头上忽隐忽现,即使是用铁石作心肝的人,(此刻)能不魂销心死吗?美色对于人来说真是太厉害了啊! 
灵岩山侧有一个西施洞,洞中石头的样貌特别粗糙丑陋,免不了亵渎了美丽的洞名。有人说:这座石洞,是吴王用来囚禁范蠡的地方。山僧对我说,石洞下面的低洼处,是东西两座画船湖,是吴王与西施泛舟的地方。采香径在灵山前面十里远的地方,望过去就像在山脚下一样,这条小路像箭一样笔直,是吴国宫中妃嫔们种香草的地方。山下有石头能够制砚,那些颜色深紫的石头,好的大概不比歙溪出产的差。米氏(米芾)的《砚史》上说:“蠖村的石头文理较粗,发墨(的时候)不会散落。”就是这种石头。得名砚石山,大概是因为这一点,但是,现在快要搜求采伐完了,石材也不再有质地好的了。 
唉,山河久远,美女容颜还像新的。椒花的香气已经淡去,最终让待月的香帘虚开;被赞为美女者都已离开人世,谁能成为薄雾中的双鸟呢?(这些)都已经化为灰尘白杨和青草了。百代以后,(那些)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的美人的足迹而伤心,为虚无的彩绘的木板鞋而断肠,何况那些在长洲苑看花,拥有翠白玉床的人(想到这些),那情景会怎么样呢?齐国有不嫁的姊妹,管仲说这不损害齐国称霸;蜀国宫中没有使国家倾覆的美人,刘禅最终沦为俘虏。亡国的罪责,难道只是在女色吗?如果府库没有湛卢那样的收藏,潮水中没有(伍子胥)鸱夷(裹尸)的仇恨,越国即使进献(吴国)一百个西施又有什么用处呢!
袁宏道《灵岩》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妄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
  • 《尉缭子兵令下》文言文与翻译《尉缭子兵令下》作者:尉缭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候,相去三、五里。 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
  •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
  • 晁错者,颖川人也,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
  • 宋史原文:刘筠,字子仪,大名人。举进士,为馆陶县尉。还,会诏知制语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摧筠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观
  • 郑谷《菊》文言文翻译《菊》是诗人郑谷的一首咏物诗,以下是小编准备的郑谷《菊》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郑谷《菊》文言文翻译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
  • 姚鼐原文:陈谨斋讳志鋐,字纯候。休宁有陈村,在县治西南山谷之间,俗尚淳朴,陈氏世居之。谨斋之曾祖仁琦,以孝悌称,为乡饮宾①。其子耀然、孙世墱
  • 邓艾传文言文翻译节选邓艾传,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县人。那么邓艾传文言文翻译节选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邓艾传文言文翻译节选,希望给
  • 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为人纤瘦,通眉①,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②,背古锦囊,遇所
  • 晋书原文:殷仲文,南蛮校尉觊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从兄仲堪荐之于会稽王道子,即引为骠骑参军,甚相赏待。俄转谘议参军,后为元显征虏长史。会
  •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
  •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字词翻译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
  • 宋史原文: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
  •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
  • ①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②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
  • 明史原文: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
  • 陆游《书巢记》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
  • 胡晋臣,字子远,蜀州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辅荐诸朝,孝宗召赴行在。入对,疏当今士俗、民力、边备、军政四弊。试
  • 报刘一丈书的文言文及译文〔明〕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