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周明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2-12 20:01:51
黄宗羲
原文:
周明姓陆氏,鄞县人也。少与钱司马读书,慷慨有大志。
癸卯岁,周明为降卒所诬,捕入省狱。狱具,周明无所累,脱械出门。未至寓而卒。
周明以好事尽其家产,室中所有,唯草荐败絮及故书数百卷。讣闻,家中整顿其室,得布囊于乱书之下,发之,则人头也。其弟春明识其面目,捧之而泣日:“此故少司马笃庵王公①头也!”
初,司马兵败,枭头于甬之城阙。周明思收葬之,每徘徊其下.一日,见暗中有叩首而去者,迹之,走入破屋。周明曰:“子何人?子必有异,无为吾隐。”其人曰:“余毛明山,曾以卒伍事司马,今不胜故主之感耳!”周明相与流涕,而诣江子云,计所以收其头者。江子云者,故与周明读书,钱公之将也。会中秋竞渡,游人杂沓。子云红笠握刀,从十余人,登城遨戏。至枭头所,问守卒曰:“孰戴此头也者?”卒以司马对。子云佯怒曰:“嘻!吾怨家也,亦有是日乎!”拔刀击之,绳断堕地。周明、明山已豫立城下。方是时,龙舟噪甚,人无回面易视,周明以身蔽,明山拾头,杂俦人而去。周明得头,祀之书室,盖十二年矣,而家人无知者。至是而春明始瘗之。
昔李固之死,汝南郭亮提章钺②,诣阙上书,乞收其尸。栾布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彼皆门生故吏,故冒死而不顾。周明之于司马,非有是也。一念怜其忠义,遂不惜扦当世之文罔,尤贤尤难。
初,周明读书时,有弟子讼其师,师不得直。周明诣文庙,伐鼓恸哭,卒直其师而后止。昔震川叙唐钦尧争同舍生之狱,以为生两汉时,即此可以显名当世。在周明视之,寻常琐节耳,独恨不得司马迁以拾之。
江湖多传周明姓名,人以侠称,以为异人。嗟呼!周明亦何以异于人哉?周明一布衣诸生,又何所关天下事?而慷慨经营,是乃所以为异也。
(选自《黄宗羲文集》,有改动)
【注】①王笃庵:曾任明兵部侍郎,抗清被俘遇害。②章钺:古代一种刑具。
译文/翻译:
周明姓陆,是鄞县人。他年轻时和钱司马(钱肃乐)一起读书,性格豪爽(充满正义),有远大的志向。
癸卯年,周明被降清的兵士诬告,被抓入省城的监狱。案件审理完毕,周明没有受到牵累,被解下刑具放出监狱,还没有回到住处就去世了。周明因为热心助人用尽了家产,屋子里所有的,只是草席、破被和几百卷旧书。死讯传到后,家里人整理他的屋子,在凌乱的书籍下面发现一个布袋,打开一看,是个人头。他的弟弟春明认出这个人的脸面,捧着头颅哭泣着说:“这是前明少司马王笃庵先生的头啊!”
当初,王司马起兵失败,头颅被砍下后挂在宁波(甬:宁波别称)城门上。周明想收葬王司马的头颅,常常在下面徘徊。一天,看见有人暗中叩头后离开,他便追寻踪迹,见那人走进一间破屋子。周明说:“你是什么人?你一定不平常,不要隐瞒我。”那人说:“我叫毛明山,曾经在王司马部下当过兵,今天抑制不住怀念故主之情!”周明与他一起流泪,后又去江子云处,商议怎样收葬王司马的头颅。江子云,过去曾经和周明一起读书,是钱公的将领。恰逢中秋竞渡,游人纷杂。江子云戴上红笠,握着刀,带十几个人,登上城头游戏。到悬挂头颅的地方,问守卫的士兵说:“这是谁的头?”士卒回答是王司马的。江子云假装愤怒地说:“嘻!这是我痛恨的人,他也有今天啊!”拔刀砍过去,绳子断了,头颅掉到地上。周明和毛明山已经预先站在城下。恰好这时候,龙舟喧闹得厉害,没有人掉头看望别处,周明用身体遮住明山,明山拾起头颅,混在同伴中离去。周明得到头后,摆在书房里祭祀,已经十二年了,而家里没有人知道。到这时陆春明才把头埋葬了。
从前李固死的时候,汝南的郭亮提章钺,到朝廷上书,请求为李固收尸。栾布在彭越的头颅下奏报事情,祭拜哭泣。他们都是死者的门生故吏,所以冒死而不顾。周明之于王司马,没有这样的关系。只是同情他的忠义,于是不惜触犯当时的法律禁令,更是贤德难得。
当初,周明读书的时候,有学生控告他的老师,老师受屈未能伸冤。周明到孔庙,击鼓痛哭,最终为老师伸冤后才罢休。从前归震川(归有光)叙述唐钦尧为同学案件的争论(注:参见《抚川府学训导唐君墓志铭》),认为如果生在两汉时,凭这一件事就可以闻名于世了。而从周明的角度来说,自己做的不过是平常小事罢了,只遗憾这些事迹没有像司马迁一样的史家来采集。
民间多流传周明的姓名,人们用“侠”称誉他,把他当作异人。唉!周明又有什么异于别人的地方呢?周明不过是一个布衣诸生,又与天下大事有什么相关?但他性格豪爽(充满正义),行侠义之事,这才是他成为异人(人们把他当作异人)的原因。
《陆周明墓志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
- 《白侯之贤》出自明代宋濂的《书白衢州》,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白侯贤能之处体现于三点:定科繇,律己,驭吏。三衢沈君持正,盛称
- 清史稿原文:曹锡宝,字鸿书,一字剑亭,江南上海人。乾隆初,以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资深当擢侍读,锡宝辞。大学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进,
- 杜五郎传文言文翻译黎阳县尉孙轸曾去拜访杜五郎,见他本人非常超凡脱俗。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五郎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杜五郎传【宋】沈括颍昌
- 高中文言文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
- 高考语文复习必修五读本文言文参考翻译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先父曾经说过,同乡的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一带担任主考。一天,风雪交加气候寒冷,(他)带着
- 木兰诗文言文全文导语: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木兰诗文言文全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木兰诗
- 江淮之蜂蟹原文淮北蜂毒,尾能 * ;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
- 西湖文言文翻译西湖以审美感受为线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顺序,用平实的文笔记叙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丽壮观的景色,而描绘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时不
-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整理《五柳先生传》八年级文言文复习整理《五柳先生传》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
-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
- 后汉书原文: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般数岁而孤,独与母居。王莽败,天下乱,太夫人闻更始即位,乃将般俱奔长安。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
- 种谔传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夏酋令ロ夌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夏人来索。诜问所以报,谔曰:“必欲令
- 徐霞客原文: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
- 文言文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云:“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
- 张率,字士简,吴郡吴人。祖永,宋右光禄大夫。父环,齐世显贵,归老乡邑,天监初,授右光禄,加给事中。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稍进作赋
- 汉书原文: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
-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要对现今多元化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价值和目的进行再认识。进行中
- 言行龟文言文附译文原文: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