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带学生走进文言文学习的天堂论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8 12:43:33
激发兴趣带学生走进文言文学习的天堂论文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深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传承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學实践中,我们在积极吸取他人教学经验的同时,自己要积极思考,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赋予我们的枷锁,大胆创新,勇于尝试。
关键词:激发兴趣;迁移拓展;反复诵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承载祖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教材的改革,中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文的比例由过去的百分之二十增加到百分之四十,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 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教学已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随着信息的发展,多媒体因其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而登上了教学的舞台。现行初中教材里选用的文言文都是一些文质优美、寓意深刻的文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将图文、影像、声音融合一体,来提升、加强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比如在学习《出师表》时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用动画展示颂扬诸葛亮的对联名句,让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学习《咏雪》时,充分利用图片,形象再现下雪时雪花的形状,然后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感受雪景的美妙,最后开展辩论,你究竟赞同哪一种观点,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二、 反复诵读,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育史上,诵读作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一直坚持到底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自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可见诵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文言文比现代文要讲究韵律,在诵读时,教师可在语气、语速、语调方面做好指导,每次读要有明确的任务,制定一定的目标。诵读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男女生分开读,以小组为单位读,集体读。还可采用奖励机制,读得好的小组和同学可以得到奖励,以此激发诵读热情。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积累,读中熏陶。
此外,学生诵读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诵读中演练,教师可推荐一些经典篇目给学生,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 诗文结合,激发兴趣
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时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与课文相关联的诗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蕴涵,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要学生搜集历代文人墨客吟诵岳阳楼的丽辞佳句,以印证“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前人之述备矣”两句。同学们兴致很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书籍,收集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李白的诗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诗句“昔日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中一青螺”。甚至连屈原的诗句也搜集来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学《咏雪》让学生搜集描写雪花的诗句,学《三峡》让学生搜集描写山和水的诗句……课堂上,读课文、诵诗歌,诗文相映,情趣盎然。
四、 迁移拓展,激发兴趣
生活处处有语文,意思是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读、写、听、说的能力,但文言文作为古代遗留下来的一种特殊的.书面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不存在与之相匹配的语言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说文言文,用文言文,在课外说文言文的很少,那么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就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呢?如何在课外营造一个文言文的学习环境,来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尽可能地迁移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 补充材料,增强实效。在每篇文言文学习结束后,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与这篇课文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作为课堂的延伸,来加强教学实效。例如学习了《出师表》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前出师表》,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补充《桃花源诗》的阅读,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可以补充《晏子使楚》进行对比阅读,学习《三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教师在补充这些材料时,一定要精心挑选、设计,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总结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言活动。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引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进行排练演出。学习《桃花源记》时,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结构、句式仿写“文言文”,例如学习了《陋室铭》就让学生用文言词句写《教师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在教室设立“文言角”,专门陈列各种文言书籍,让学生每周利用一个自习,进行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还可以提倡学生用文言文办手抄报,用文言文写座右铭,用文言文描写自己的父母或者任课老师的外貌、举止。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大增,文言文的水平自然提升不少。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能“古为今用”,所以文言文教学就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我们不停地探索,那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定可走出低效的怪圈,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庄文中.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吴忌.对文言文教学的民族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只有学好了断句才能够更好的的理解文章大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希望可
-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以为河
- 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是我们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 房彦谦,字孝冲,本清河人也。彦谦早孤,不识父。长兄彦询,以彦谦天性颖悟,亲教读书。年七岁,诵数万言,□宗党所异。十五,出继叔父子贞,事所继母
-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抵
- 初中文言文9、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刘禹锡(唐)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成了名山
- 文言文言简意赅翻译技巧学习文言文,就要会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
- 刘义庆原文:有鹦鹉飞集① 他山,山中禽兽辄②相贵重③,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④,飞而
- 魏主①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
- ①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
- 朱永,字景昌。伟躯貌,顾盼有威。初见上皇于宣府,数目属焉。景泰中 ,嗣爵奉朝请。英宗复辟,睹永识之曰:“是见朕宣府者耶?”永顿首谢,即日召侍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
- 泛淮陈师道文言文阅读泛淮①陈师道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注】①陈师
- 后汉书原文: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
- 欲食半饼喻原文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嗔恙),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
- 辽史原文:萧孝穆,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孝穆廉谨有礼法,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术烈等变,孝穆击
-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用斜线“/ ”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
- 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知道大家还记哪一些有趣的文言文故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希望可以
- 彭城景思王浟,字子深,神武第五子也。元象二年,拜通直散骑常侍,封长乐郡公。博士韩毅教浟书,见浟笔迹未工,戏浟曰:“五郎书画如此。忽为常侍开国
- 文言文《战国策》练习题及解析《战国策》【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