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鱼我所欲也》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04:52:39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鱼我所欲也》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一豆羹(古代盛食品的器具)
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
4、一箪食,箪:竹筐
5、一豆羹豆:碗
6、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践踏
7、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好处
8、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
9、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或仁义。
10、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12、二者不可得兼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1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14、妻妾之奉奉:侍奉。
15、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乏:贫穷。
17、有是心也心:本性
二、特殊句式
三、朗读节奏
四、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五、重点语句翻译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每有一个关键词没落实就扣半分,扣完为止。比如恶、患、甚、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3、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如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北史薛端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薛端,字仁直,本名沙陀。有志操,遭父忧,居丧合礼。与弟裕励精笃学,不交人事。年十七,司空高乾邕辟为参军。赐爵平
- 文言文练习题以及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兴宗幼为父廓所重,与亲故书曰:小儿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
- 文言文文学体裁-“书”的介绍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不过,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
- 文言文司马迁阅读答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
- 七年级文言文期末复习考点-汉书【原文】,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
-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
- 文言文教学研讨会感悟20XX年4月6日至8日,咸丰县初中语文经典文言文教学研讨会在小村中学举行,来自全县11个乡镇12所中学的13名选手参加
- 吕氏春秋原文: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名为越石父。”晏子曰:“嘻!”遽解左
-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
- 文言文《瓮帽》译文瓮帽《启颜录》梁时有人,合家俱痴,遣其子向市买帽,谓曰:“吾闻帽拟盛头,汝为吾买帽,必须容得头者。”其子至市觅帽,市人以皂
- 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练习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完成题(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 叶公好龙文言文的道理导读: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出自 汉·刘向《新序·杂事》。下面小编为大家
- 旧唐书原文: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
- 明史原文: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寻迁左谕德。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杨博、
- 慎终如始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①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②。 故其垂拱岩廊③,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口口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口口而鄙邪佞;
- 百家姓姬文言文《百家姓?姬》作者:佚名历史来源1、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
- 中考问答:文言文应该怎么背诵?问:文言文该怎么背诵?答:先结合注释与老师课堂的讲解(或看文言文详注之类的`书,但要注意辨误)充分了解文意,在
-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涉
-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斗①战斗:外连衡而斗?诸侯(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②争斗:钩心斗?角(阿)试与他虫斗?(促)置放在:置?之坐上
- 高中文言文阅读《王瑜》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