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的解析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的解析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6 07:41:05 

标签:

文言文五种固定句式结构的解析

文言固定结构常见的有表疑问的、表反问的、表测度的、表感叹的和表判断的等五种。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

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

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

例如:

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1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晋文公伐曹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韂侯请盟晋,晋人不许。韂
  • 旧唐书原文: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
  •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勋,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湛幼好学,五岁能为诗,未冠,录所著十卷为《龆年集》。举进士,有声,廷试已落,解褐归德军节
  • 汉书原文: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者国。元帝初
  • 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
  • 旧唐书原文: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
  •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①,以义行称②。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③,乞④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⑤之,遗布
  • 狱中题壁【年代】:清 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译文】:&n
  • 余居随园三年,捧檄入陕。岁未周,仍赋《归来》。所植花皆萎,瓦斜堕梅,灰脱于梁,势不能无改作。则率夫役,芟(shān)石留,觅土脉,增高明之丽
  • 《文言文》重要课文知识点六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文言文两则》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难道是
  • 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
  • ①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
  • 荀子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黄生借书说阅读《黄生借书说》,完成问题。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
  • 沈括原文: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 * ,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
  • 文言文翻译课题结题报告导语:结题报告可以是论文或研究报告,也可以同时都写,也可以只写其中一个,只要能够表达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
  •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 陆游原文: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凤之巢,人瑞之;枭之巢,人覆之。雀
  • 《魏收改武学文》文言文原文: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