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而字的用法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02 22:46:03
标签:
高考语文文言文而字的用法
1. 而字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而字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而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而字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而字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而字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2. 而字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过故人庄》文言文翻译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作者: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
- 《张齐贤明察》文言文原文以及赏析【原文】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
- 文言文背默试题的解题技巧一 、把握题干 审清要求题干,是试题中提出答题要求的文字。古诗文语句理解背默,也要像做其他试题一样,抓着题干部分,仔
- 旧唐书的文言文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l2题。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
-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升,进士起家。靖康之难,升翼其父,以背受刃,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
- 袁枚原文: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
- 宋史原文:允正字修己,以荫补供奉官。太平兴国中,掌左藏库,屡得升殿奏事,太宗颇记忆其旧故。雍熙中,与张平同掌三班,俄为阁门祗候。四年,迁阁门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言文复习【原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失分点文言文翻译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时,除遵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避免下列
- 三国志原文: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人也。世隆少有风器。伯父元景,宋大明中为尚书令,独赏爱之,异于诸子。言于孝武帝,得召见。帝谓元景曰:“卿昔
-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
-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
- 《诸葛亮传略》文言文翻译诸葛亮,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诸葛亮传略》文言文
- 学习文言文的三种异读我们在学习文言诗文时,应特别注意三种“异读”(指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
- 温子升,字鹏举,晋大将军峤之后也。世居江左。子升初受学于崔灵恩、刘兰,精勤,以夜继昼,昼夜不倦。长乃博览百家,文章清婉。为广阳王渊贱客,作《
- 【原文】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
- 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林逋论学问》这篇文言文你阅读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林逋论学问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林逋论学问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
- 文言文字词积累的总结一、通假字。 给通假字注音并解释。1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2窥谷忘
-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 *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 元朝名臣事略原文: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 * 尔”)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