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赠黎安二生序 》文言文阅读

《赠黎安二生序 》文言文阅读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16 05:43:39 

标签:

《赠黎安二生序 》文言文阅读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①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②。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③,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④。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⑤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注] ①魁奇特起:意指新奇、杰出。 ②司法参军:官名,州府长官的佐吏,掌管刑狱治安。 ③斯文:指黎生、安生写作的古文。 ④迂阔:拘泥守旧,不切实际。 ⑤ 庸讵:岂,难道。

23、本文作者和其同时代的苏轼、 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中坚。

2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 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5、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 。

26、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与时文、 与 之间做出选择。

27、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第三段的议论是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8、你能否从上文的论述中大致判断出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试简要概括如下:

(1) ;

(2) 。

参考答案:

23、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苏洵(写出一人即可 1分)24、认为黎安二生的迂阔尚不如自己,都还要受到乡里的嘲笑,自己这个世上最迂阔的人,若向他们赠言,非但不能解除家乡人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反而会更加得罪家乡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们说什么。(2分) 25、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 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2分) 26、道 世俗(2分) 27、D(2分) 28、(1)文以载道(合乎古训、文章内容力求充实、穷尽事理等内容方面的特点);(2)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作者有自由驰骋的笔力。(写出一条2分,两条3分)

[参考译文:]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少知名,年十八,郡署户藓史主记主簿。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藓公征荆州。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
  •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
  • 柳子厚风范【原文】其诏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①。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
  • 春秋齐•管仲《管子&#822原文:桓公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尝为圉人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
  • 《吏道》文言文翻译《吏道》 是元代思想家邓牧的一篇议论文。文中提出为官吏应当如何去做事。以下是《吏道》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吏道》 作者:
  • 《刻舟求剑》意思及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
  • 文言文的虚词用法资料(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
  • 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
  • 陆绩怀橘文言文翻译陆绩怀橘文言文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装
  • 凿钟《艾子杂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凿钟《艾子杂说》齐有二老臣,皆累朝宿儒大老,社稷倚重,一曰冢相,凡国之重事乃关预焉。一日,齐王下令迁
  • 梁书原文: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祖骃,南中郎外兵参
  • 文言文战国策·魏四·周肖谓宫他译文周肖谓宫他曰:“子为肖谓齐王曰,肖愿为外臣。令齐资我于魏。”宫他曰:“不可,是示齐轻也。夫齐不以无魏者以害
  • 高三文言文总复习《考试说明在古代文阅读方面,对“句子”理解提出两条要求:一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指判断句、
  •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赏析《兰亭集序》是一篇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
  • 文言文阅读单元检测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
  • 后汉书原文: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
  •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字词翻译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下面是小编整理
  • 明史原文:张銓,字宇衡,沁水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以忧归起按江西时辽东总兵官张承荫败殁而经略杨镐方议四道出
  • 溪渔子传方孝孺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邀,辄处其上,而什伍部署之,令之曰“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
  •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