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04 00:23:37 

标签:

文言文复习之马说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

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注释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ng)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之:的。奴隶人:仆役。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不认识这是千里马。以,凭借,因为。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道:正确的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补充音节,不译。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古今异义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四、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用鞭子打马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其真无马邪? 反问句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省略句

4.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 * ,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
  • 金农为盐商解窘钱塘①金寿门先生农客②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延致。一目,有某商宴客于平山堂③,先生首坐。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
  • 清史稿原文: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纂修四库全书,迁国子监司业。国学因元、明旧,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
  •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 文言文辅导习题及答案(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彦直,字子温。生期年,以父任补右丞奉郎,寻直秘阁。六岁,从世忠入见高宗,命作大字,即拜命跪书“皇帝万岁”四字。帝喜之,拊其背曰:“他日,令器
  • 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去亲戚家吃饭,主人在菜中加盐,菜都很美味可口。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
  • 宋史原文:焦继勋字成绩,许州长社人。少读书有大志,尝谓人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遂弃其业,游三晋间为轻侠,以饮
  • 《瘗旅文》译文及赏析《瘗旅文》选自《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作于1509年(正德四年),这时作者被贬于龙场驿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下面是小编为大
  •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作者:周公旦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
  • 观巴黎油画记〔清〕薛福成①⑴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
  • 呕心沥血文言文翻译呕心沥血常用来形容为了工作或是某些事情而穷思苦索,费尽心血,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呕心沥血文言文翻译!呕心沥血文言文翻译原文李
  •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詹懋举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耳。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
  • 先生为给事中①,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
  • 第一次学文言文作文今天我们学到文言文了,我心情非常激动。早上第一节课,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我们以前不一样的文章—
  • 大禹治水文言文翻译导语: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禹治水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
  • 高中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技巧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超然台记〔宋〕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
  • 文言文实词亡的用法(1)<动>逃跑。《陈涉世家》:“今~亦死,举大计亦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走燕。”(2)<动>丢失
  •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