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09 23:03:27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练习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内容。
《曹刿论战》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栖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C.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骄死于槽枥之间 B.行者休于树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能谤讥于市朝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夫战,勇气也
4.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6.当鲁庄公说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后,曹刿才认为“可以一战”,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7.《曹刿论战》是编者添加的一个题目。请你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所拟题目的合理性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B.均为“缘故、原因”。A.养;平安。C.信用;相信。D.虚报;更)
2.C (A、B、D三项均为介词,后面加处所,意为“在”; C.也是介词,但后面加对象,意为“对”)
3.D (A.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B.古义为“案件”,今义为“监狱”; C.古义为“第二次”,今义为“又一次”)
4.D (A.“以何战”的倒装; B.“有何陋”的倒装; C.“吾与谁归”的倒装)
5.(1)做大官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我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远望他们的旗子也已经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鲁庄公先将战胜齐国的希望寄托于贵族近臣的效力,然后又寄希望于神灵的庇佑,这些都不是作战取胜的关键。最后鲁庄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明他能做到公平执法,取信于民,而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正因为这一点,曹刿才认为鲁国可以与齐国作战。
7.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课文选段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后总结上,内容与题目一致。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高一语文文言文句式想要学好文言文,懂得它的句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只有搞清楚了文言文的句式,才能让自己的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更好,下面是小编为
- 魏文侯问李克文言文翻译魏文侯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霸主,魏文王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魏国推行的变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魏
- 梁书王筠传文言文及译文原文: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
- 浅析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现在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新课程标准》展开的。初中阶段语文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
-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买椟还
-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
- 郁离子居山文言文启示及翻译《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
- 明史原文: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
-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
- 文言文:留梦水云间翰墨抒怀,挥笔赋诗筹岁月蚁舟载梦,邀云对酒醉江天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自已的一方林园山水,在淡雅的音乐间,在清逸的'诗
- 对文言文的看法的优秀作文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这些日背夜背的文言文有用吗?在我眼里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曾问老师,文言文的用处,老师说了很
-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选自《古文观止》,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原文】 古者
- 文言文阅读训练害之而反利篇害之而反利阳虎为乱于鲁①,鲁君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围三匝②,而阳虎将举剑而伯颐③。门者止之曰
- 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翻译: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
- 郑文宝,字仲贤,右千牛卫大将军彦华之子。彦华初事李煜,文宝以荫授奉礼郎,迁校书郎。入宋,煜以环卫奉朝请,文宝欲一见,虑卫者难之,乃被蓑荷笠,
- 《六祖坛经》文言文节选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
- 文言文中省略句用法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
- 中考语文文言文《江城子》重点字词(1)密州:今山东诸城。(2)聊:姑且。(3)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
- 谏逐客书 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
-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