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记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07:49:47
右溪记文言文翻译
《右溪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此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描写小溪的环境清幽秀美;第二层感叹小溪不为人所赏识,作者修葺之后将其命名为“右溪”。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右溪记文言文翻译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右溪记
唐代: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译文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注释
(1)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曾对它进行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道州唐代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右”,古以东为左,西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取名“右溪”。
(2)南:向南。
(3)合:汇合。
(4)营溪:谓营水,源出今湖南宁远,西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
(5)抵:击拍。
(6)悉皆:都是。悉,全。
(7)敧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攲”,倾斜。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曲折的样子。
(8)不可名状:无法形容它们的状态。名,形容。状,(它们的)状态。
(9)洄(huí):水回旋而流。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10)佳木:美丽的树木。佳,美好。
(11)垂阴:投下阴影。
(12)相荫:彼此遮蔽荫护。荫,遮蔽。
(13)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4)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其义同此。
(15)都邑:都会城镇。邑,县城。
(16)胜境:风景优美的境地。
(17)静者:喜欢清静的人,谓仁人。《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8)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年)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道州。
(19)已来:同“以来”。
(20)为之怅然:为它景色优美却无人知晓而惋惜。之,指右溪“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21)乃:于是。
(22)疏凿芜秽: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芜秽,杂草积土。
(23)俾(bǐ):使。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24)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25)裨(bì):补助,增添。
(26)形胜,优美的风景。
(27)命:命名。
(28)铭:铭文,指作者为右溪所作的铭文。作者的《阳华志铭》、《五如石铭》、《浯溪铭》等其它同类作品,大多以铭文为主,前有小序。则本篇当同其例,应有铭文,此记属序。但铭文已佚,后人为拟题作“记”。
(29)彰示来者:告诉后来的游人。来者,后来的游者。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史记原文: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
- 魏书原文:元匡,字建扶,阳平幽王第五子,性耿介,有气节。广平王洛侯薨 ,无子,以匡后之。高祖器之,谓曰:“叔父必能仪形社稷,匡辅朕
-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乃”【乃】本义阐析:乃字和“汝”、“尔”、“若”、“而”等字同源,都可以充当第二人称代词,属于假借义。(一)用作
-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
- 国语原文: 董叔将娶于范氏①,叔向②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③焉。”他日,董祁④诉于范献子⑤,曰:“不吾敬也。”献子
- 文言文翻译之倒装句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
- 何福,凤阳人。洪武初,累功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二十四年,拜平羌将军,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遂平九名、九姓诸蛮。寻
- 梦微之酬乐天频梦微比较文言文答案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①元稹山水万重书断
- 比较阅读文言文训练题及答案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鵩鸟赋(并序)贾谊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10《论语》选读《学以致其道》注译评【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1)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
- 崔光远,系出博陵,后徙灵昌。勇决任气,长六尺,瞳子白黑分明。开元末,为唐安令,与杨国忠善,累迁京兆少尹,为吐蕃吊祭使,还,会玄宗西狩,诏留光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读书五失读书五失清袁文清尝云:予少时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而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
- 文言文训练:《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节选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
-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明)金实守令之誉,出于私爱狎昵者,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
- 王昭素文言文翻译《王昭素传》选自《宋史》,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王昭素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
- 江盈科原文: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
- 《明史·罗亨信传》的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
- 观潮文言文及翻译《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 精卫填海文言文的意思翻译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