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余懋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11 16:57:51
余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永新知县。征授御史。时以殿工,矿税使四出,骄横。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忤旨,停俸一年。
巡按陕西。税监梁永辇私物于畿辅,役人马甚众。懋衡奏之。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永虑军民为难,召亡命擐甲自卫。御史王基洪声言永必反,具陈永斩关及杀掠吏民状。巡抚顾其志颇为永讳,永乃藉口辨。帝疑御史言不实。而咸宁、长安二知县持永益急。永党王九功辈多私装,恐为有司所迹,托言永遣,乘马结阵驰去。县棣追及之华阴,相格斗,已皆被系,懋衡遂以反逆闻。永窘甚,爪牙尽亡,独纲在,乃教永诬劾咸宁知县满朝荐,朝荐被逮。永不久亦撤还,关中始靖。懋衡寻以忧归。起掌河南道事。擢大理右寺丞,引疾去。
天启元年,起历大理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与尚书张世经共理京营戎政。进右副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俱理戎政。三年八月,廷推南京吏部尚书,以懋衡副李三才;推吏部左侍郎,以曹于汴副冯从吾。帝皆用副者。大学士叶向高等力言不可,弗听。懋衡、于汴亦以资后三才等,力辞新命,引疾归。明年十月,再授前职。懋衡以珰势方张,坚卧不起。既而奸党张讷丑诋讲学诸臣,以懋衡、从吾及孙慎行为首,遂削夺。崇祯初,复其官。
(选自《明史•余懋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B.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C.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D.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是我国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及各级官吏。
B.畿辅,又称“京畿”,指京城附近地区。“畿”,古代指靠近国都的地方,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c.忧归,是指因父母丧事而回乡守丧。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须离职。
D.年号,指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文中的万历、天启、崇祯都是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懋衡正直敢言,心系百姓。当皇上派出的矿税使骄横无礼骚扰百姓时,他不顾违背圣旨会被停发俸禄的风险斗胆进言,建议公告天下,磊落行事。
B.余懋衡疾恶如仇,蹈死不顾。当税监梁永役使众多人马搬运个人财产到畿辅,并想毒害余懋衡时,他一再上奏给皇帝,极力弹劫横征暴敛的梁永。
c.余懋衡谦逊低调,急流勇退。当他先后被提拔为大理右寺丞和南京吏部尚书时,他不愿屈居李三才之下而称病辞职,回归家乡。
D.余懋衡明哲保身,远离阉党。当他发现阉党势力越来越强大时,执意不肯担任南京吏部尚书的职务,后来依然因为阉党张讷的诬陷而被皇上革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党王九功辈多私装,恐为有司所迹,托言永遣,乘马结阵驰去。
(2)懋衡、于汴亦以资后三才等,力辞新命,引疾归。
参考答案
10、B
11、D 有的皇帝会取好几个年号
12、C
13、(1)梁永党徒王九功等多私人武装,怕被有关官吏察觉,托词说是梁永调遣,拉帮结伙乘马驰走。
(2)余懋衡、曹于汴也认为自己资历不及李三才等,极力推辞新的任命,声称有病回到家乡。

参考译文
余懋衡,字持国,江西婺源人。万历二十年中进士,授职永新知县。升为御史,当时因为修建大殿,矿税使被派往各地,骄横异常。余懋衡上奏说:“与其骚扰平民,榷税至于鸡猪,还不如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稍为增加田赋,共同赞助大殿工程。现在避开增加赋税的名声,实际上是竭泽而渔的办法,这样的害处比增加赋税要大十倍。”违背圣旨,余懋衡被停发俸禄一年。
巡按陕西,税监梁永将私人财产运到畿辅,役使人马甚众。余懋衡上奏弹劾他,梁永恨得要命,唆使其帮凶乐纲贿赂厨师想毒死余懋衡。两次中毒,余懋衡都没死,拷问厨师,获取乐纲给予的贿赂和剩下的毒药,于是,上疏极力弹劾梁永,御史官也争相弹劾梁永,皇上都不讯问。梁永害怕军民为难他,召进一些亡命之徒自卫。御史王基洪声言梁永一定会zao6*反,将梁永杀掠官吏、百姓的事一一陈上。巡抚顾其志为梁永隐讳,梁永于是为自己辩护。皇帝怀疑御史说的不是实话。可咸宁、长安二个知县与梁永的对立更加厉害。梁永党徒王九功等多私人武装,怕被有关官吏察觉,托词说是梁永调遣,拉帮结伙乘马驰走。县吏在华阴追上他们,相互之间发生战斗,不久都被抓住,余懋衡于是以谋反之罪控告梁永。梁永很害怕,他的爪牙也逃散了,只有乐纲还在,他教梁永诬告咸宁知县朝荐,朝荐被逮捕。梁永不久也被撤回京城,关中才安宁下来。余懋衡不久后因家人去世回到家乡。后被起用掌管河南道。升为大理右寺丞,声称有病归家。
天启元年(1621)他又被起用为大理左少卿,官至右佥都御史,与尚书张世经共同管理京城军队政事。又任右副都御史,改做兵部右侍郎,都是管理军队。三年八月朝官推举南京吏部尚书,李三才为第一人选,余懋衡为第二人选;推举吏部左侍郎,以冯从吾为第一人选,以曹于汴为第二人选。皇上都用第二人选。大学士叶向高等极力认为不行,皇上不听。余懋衡、曹于汴也认为自己资历不及李三才等,极力推辞新的任命,声称有病回到家乡。
第二年十月,余懋衡又被授予前职。他看到宦官势力正大,坚决不肯就任。不久奸臣张纳肆意诋毁讲学各位大臣,其中以余懋衡、冯从吾和孙慎行为首,于是,余懋衡等被削职。崇祯初年,方又官复原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游石钟山记(明)罗洪先昔郦氏注《水经》 ,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
- 文言文的修辞参考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
- 窦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 * 。帝大悦,赐良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
- 汉书原文:杜邺字子夏,本魏郡繁阳人也。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郡守,武帝时徙茂陵。邺少孤,其母张敞女。邺壮,从敞子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廉以郎。&
- 人之口腹,何常之有?富贵之时,穷极滋味,暴殄过当;一过祸败,求藜藿充饥而不可得。石虎食蒸饼,必以乾枣、胡桃瓤为心,使坼裂方食;及为冉闵所篡,
- 高考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通假字及词类活用整理(1)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句意是,为什么不放心任其自然地死或生呢?)(2
-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字词第一,古今异义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 敝帚自珍文言文字翻译成语“敝帚自珍”的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敝帚自珍文言
- 高中重点文言文译文【文章导读】文言文翻译是高中必不可少的功课,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 高中重点文言文翻译 ,供您参考和借鉴。《荆轲刺秦王》1
-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 文言文《孙权劝学》、《师旷劝学》试题阅读《孙权劝学》和《师旷劝学》两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随卦》文言文译文《随卦》文言文译文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系小子,弗兼与也。系丈夫,志舍下也
- 文言文《桃花源记》中对 “外人”一解文中有三个“外人”,注释上明确标注都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第一个解释为“世
- 平原君欲封鲁仲连文言文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
- 入木三分的文言文翻译入木三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入木三分的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
- 《董俊》文言文的阅读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
- 红桥游记文言文翻译《红桥游记》是清代作家王士祯的作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红桥游记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
- 语出《论语-雍也》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①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礼记文言文翻译《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
-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原文】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①。然去中州万里②,陆有剑阁栈道之险③,水有瞿塘滟滪之虞④。跨马行篁竹间,山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