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31 18:00:55
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起家太学博士,迁左卫司马。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高祖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其容貌。”以摛为侍读..。后王出镇江州,仍补云麾府记室参军,又转平西府中记室。王移镇京口,复随府转为安北中录事参军,带郯令,以母忧..去职。王为丹阳尹,起摛为秣陵令。普通四年,王出镇襄阳,摛固求随府西上,迁晋安王谘议参军。大通初,王总戎北伐,以摛兼宁蛮府长史,参赞戎政,教命军书,多自摛出。王入为皇太子,转家令,兼掌书记。
摛之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高祖闻之怒,召摛加让。及见,应对明敏,辞义可观,高祖意释。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无不应对如响,帝叹异之,宠遇日隆。领军朱异不说,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高祖谓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中大通三年,遂出为新安太守。至郡,为治清静,教民礼仪,劝课农桑,期月之中,风俗便改。秩满,还为中庶子,加戎昭将军。
是时临城公纳夫人王氏,即太宗妃之侄女也。初婚三日,妇见舅姑,众宾皆列观,摛引《春秋..》、《仪礼》、《杂记》之文主之。
太清三年,侯景攻陷台城,时太宗居永福省,贼众奔入,举兵上殿,侍卫奔散,莫有存者。摛独嶷然侍立不动,徐谓景曰:“侯公当以礼见,何得如此?”凶威遂折。侯景乃拜,由是常惮摛。太宗嗣位,进授左卫将军,固辞不拜。太宗后被幽禁,摛不获朝谒,因感气疾而卒,年七十八。长子陵,最知名。
摘编自《梁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B.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C.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D.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读,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的官名。
B.母忧,母亲的丧事。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 报恩三年。
C.宫体,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时形成的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作者以梁简文帝为首,大都描绘声色,是当时统治阶级荒淫生活的反映。这类诗歌,语言大多浓艳富丽、雕琢精巧。
D.《春秋》,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由老子修订而成。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其中成于先秦的较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摛幼年好学,博览经史,虽外貌不佳,但才学出众,写文章喜欢求新。经过表哥周舍的推荐,做了晋安王的侍读。
B.徐摛追随晋安王,转任很多职务,除了母亲去世暂时离职外,晋安王都要求他留在身边辅助自己,军中命令文书,大多出自徐摛之手。
C.徐摛凭借才华,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恩遇,但遭到领军朱异的不满。在朱异趁机禀告之下,皇帝让徐摛出任新安太守。
D.侯景之乱,贼人冲进来时,朝中众人四散奔逃,只有徐摛坚守不去,怒斥侯景。太宗被废,徐摛也气愤而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为治清静,教民礼仪,劝课农桑,期月之中,风俗便改。(5分)
(2)凶威遂折。侯景乃拜,由是常惮摛。太宗嗣位,进授左卫将军,固辞不拜。(5分)
参考答案
4.B
5.D
6.B(B 项“晋安王都要求他留在身边”不对,“王出镇襄阳,摛固求随府西上”,徐摛“固求”,并非晋安王要求。)
7.(1)到了郡里,处理政务清静平和,用礼仪教导百姓,劝导督促百姓耕种养蚕,满一个月之后,风俗就有所改观。(“以礼仪教民”,省略句、状 语后置句;“课”,劝说,督促;“期月”满一个月。各1 分。大意2 分。)
(2)(侯景)气势汹汹的架势一下子就被挫败。侯景于是下拜,因此(以后)常常害怕徐摛。太宗即位,进一步授予(徐摛)左卫将军的职位。(徐摛)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个官位。(重点词“折” “嗣位”“固辞”,注意补足省略的成分。各1 分。大意2 分。)
参考译文:
徐摛,字士秀,是东海郯县人。徐摛幼年就爱好学习,等到长大了,全面地阅读了经史书籍。写文章喜欢写富有新意、有变化的,不拘泥于旧的体例。从家里被起用做了太学博士,调任左卫司马。适逢晋安王萧纲出征戍守石头城,梁武帝萧衍对周舍说:“替我找一个人,文章学问都好,兼有品行,想要让他和晋安王交往。”周舍说:“我的表弟徐摛,身材短小,像是承担不起衣服,但是能胜任这个选拔。”高祖说:“一定要有仲宣之才,也不挑选容貌。”任命徐摛为侍读。后来晋安王出征镇守江州,徐摛仍旧补任云麾府记事参军,又转任平西府中记室。晋安王转移镇守京口,徐摛又跟随晋安王转任为安北中录事参军,兼任郯令,因为母亲去世离开职位。晋安王做丹阳尹,起用徐摛做秣陵令。梁普通四年,晋安王出征镇守襄阳,徐摛坚决请求跟随晋安王西上,调任为晋安王谘议参军。梁大通初年,晋安王统辖北伐军事,任命徐摛兼任宁蛮府长史,参赞军中政务,军中命令文书,大多出自徐摛之手。晋安王入朝做皇太子,徐摛转任家令,兼任掌书记。
徐摛的文章体例已经区分,春坊全部学习他的体例。宫体诗的称号,从这开始。高祖听说这件事,生气地召来徐摛加以责备。徐摛等到拜见皇帝时应对明快机敏,辞章和义理都有可观之处,高祖怒气消解了。皇上于是问五经大义,接着问历代史书和百家杂说,没有不像响声一样应答如流,帝对此感叹惊异,对徐摛的宠爱恩遇一天天地隆重。领军朱异不高兴,对亲近的人说:“徐老头出入两宫,(地位)逐渐逼近我,必须早点给他找个地方。”于是趁机会禀告高祖说:“徐摛年纪大了,又喜爱泉石,心意在于治理一个郡,用这种方式颐养天年。”高祖认为徐摛想要这样, 于是召来徐摛说:“新安山水极好,任昉等相继经营治理过,你就替我去那里治理那个郡吧。”梁中大通三年,徐摛于是出京做了新安太守。到了郡里,处理政务清静平和,用礼仪教导百姓,劝导督促百姓耕种养蚕,满一个月之后,风俗就有所改观。任职期满,回朝做了中庶子,加封戎昭将军。
这时临城公娶夫人王氏,(王氏)就是太宗妃子的侄女。结婚刚刚三天,新媳妇要拜见公婆,众多的宾客都一起观看,徐摛援引春秋、仪礼、杂记等古书的记载主持了这个仪式。太清三年,侯景攻陷了台城,当时太宗在永福省,众多的贼人奔入,拿着兵器上殿,侍卫奔走逃散,没有留下来的。只有徐摛傲然(或岿然)地侍立不动,慢慢地对侯景说:“侯公应当以礼节拜见,怎么能这样?”(侯景)气势汹汹的架势一下子就被挫败。侯景于是下拜,因此常常害怕徐摛。太宗即位,进一步授予(徐摛)左卫将军的职位。(徐摛)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个官位。太宗后来被幽禁,徐摛不能拜见皇帝,因为感愤生气生病而死,年纪七 十八岁。长子徐陵,最有名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渔家傲的重点字句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
- 原文: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
-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司马光原文: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 狄梁公与娄师德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
- 诸葛亮论 (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
- 清史稿原文: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
- 苏轼原文: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苟有益于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④。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
-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是时曹操遗权书(赤)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③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汉书艺
- 李氏之友文言文翻译朋友,是人际关系中甚为重要的交际对象,有的'人与朋友交际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暗算、攻讦。下面
- 一直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不止言简意赅,还是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哦!下面请看含有“一直”的文言文翻译!一直的文言文翻译原文: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
- 传是楼记的文言文作者:汪琬〔清〕汪琬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
- 新五代史原文: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注】,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
-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七》文言文初九日 写十二诗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从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隐或现。直下三里,则溪自
- 《师说》文言文师说知识点归纳《师说》(韩愈)原文和译文【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 北史原文:(王)谊字宜君,少有大志,便弓马,博览群言。周闵帝时,为左中侍上士。时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帝拱默无所关预。有朝士于帝侧微不恭,谊勃然
-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
- 《醉翁亭记》文言文赏析《醉翁亭记》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句法既整齐又富于变化,这不仅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而且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
- 小学阶段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