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00:18:41 

标签: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 ‘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 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
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虫出于户。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阿:偏袒
B.寡人将谁属国?属:托付
C.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 比:比较
D.丑不若黄帝 丑:以……为羞愧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万物皆被其泽 而莫知其所由始
B.公则天下平矣 故老聃则至公矣
C.孔子闻之曰 老聃闻之曰
D.其于国也,有不闻也 寡人之于国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周公曰:“利而无利也。”
周公说:“(为政时)要首先考虑利人而不要首先考虑利己。”
B.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
天地大公无私啊,生育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
C.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
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追慕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
D.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
做大官的人,不愿观察小事情,不想要小智慧。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为,三皇五帝等古代圣王治理天下之所以能使天下太平,是因为他们首先做到了公正无私。
B.文章以周公训诫伯禽“利而勿利也”和管仲临终举荐隰朋相齐为例,阐明了治天下必先公的观点。
C.对荆人遗弓而不肯索,孔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荆”,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应去其“人”。
D.管仲素善鲍叔牙,但他并不同意在自己病故以后由鲍叔牙继任相齐,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公正无私。
10.文章中说“大匠不斫,大庖不豆”,意思是“大工匠不亲自操斧弄凿,大厨师不亲自摆弄锅碗瓢盆”。这概括了为相做大官的道理,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概括的领悟。
【参考答案】:
6.C(比,亲近)
7.D(均为介词,“对于”。A选项二者词性相同均为代词,但意义不同,前者为“天地的”,做定语;后者为“这些恩泽利益”,做兼语。B选项二者词性相同均为连词,但意义不同,前者表顺承,可译为“就”;后者用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C选项二者词性相同均为代词,但意义不同,前者代“荆人的话”;后者代“孔子的话”)
8.D(做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在小的智慧上做文章)
9.C(老子认为真正出以公心,不仅应去其“荆”,还应去其“人”)
【参考译文】:
从前,圣王治理天下,一定首先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从公正无私中得到的。
我曾经试着考察古代的记载,发现取得天下的人很多。他们取得天下凭借的是公正无私,而他们失去天下一定是因为偏私。大凡君主的确立,都是出于公正的目的。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阴阳协和,不只使某一类东西生长;及时的雨露,不偏私某一种事物;万千百姓的君主,不偏袒某一个人。
伯禽将前往鲁国赴任,向周公请教治理鲁国的方略。周公说:“为政时要首先考虑利人而不要首先考虑利己。”楚国有一个人遗失了弓箭却不肯去寻找,说:“楚国人遗失了弓箭,楚国人捡到了,又何必找它呢?”孔子听到楚国人的话,说:“去掉那‘荆’就合适了。”老聃听到孔子的话,说:“去掉那‘人’就合适了。”所以说老聃是最公正无私的。天地大公无私,生育了万物却不把万物作为自己的子女,成就了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万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泽,享受天地的利益,却不知道这些恩泽和利益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啊。
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前去问候他,说;“仲父的病啊,更加沉重了,国内百姓都已经无法避讳了,我将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回答说:“以前我尽心竭力,还不能足以知道把国事托付给谁,如今我重病在身命在旦夕,还能说什么呢?”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教我。”管仲恭敬地答应,说:“您想让谁担任相国呢?”齐桓公说:“鲍叔牙可以吗?”管仲回答说:“不可以。我了解鲍叔牙,鲍叔牙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不和人家亲近;一旦听到人家的过错,一辈子也忘不了。”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可以吧?”管仲回答说:“隰朋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追慕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劝勉不止。常常以自己不如黄帝为羞愧,对不如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政事,分外的不去了解;他对于用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还是合适的。”
相国,是大官。做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所以说,大工匠要注意总体设计,而不必亲自挥斧弄凿;大厨师只着意调和五味,而不必亲自摆弄锅碗瓢盆;大勇士重在指挥作战,而不必亲自临阵打斗;正大的军队只在征讨无道叛逆,而不会骚扰百姓。齐桓公厉行公正,摒弃个人的爱憎,重用管仲因而成为五霸之首;逞私心偏袒所宠爱的人,任用竖刁以致死后无人殓尸安葬。人在年轻时愚蒙,年长后智慧。与其智慧而被私心役使,不如愚蒙而拥有公心。天天醉醺醺的却要整饬丧纪,自私自利却要树立公正的风气,贪婪暴戾却想称王天下,即使是虞舜也不能做到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旧唐书原文: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边让失次序原文: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
  • 廉颇思赵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①廉颇②,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③之。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
  • 韩休,京兆长安人。父大智,洛州司功参军,其兄大敏,仕武后为凤阁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为部人告变,诏大敏鞫治。或曰:“行褒诸李近属,后意欲去之,
  • 文言文诵读和积累的重要性【内容提要】:文言文内容在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占一定的比重,这使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习
  • 送董邵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和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
  • 袁虎少贫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
  • 旧唐书原文: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
  • 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练习,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吧!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
  •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 司马迁原文: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书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
  • 俞樾原文:凡至杭州者,无不知游西湖。然城中来游者,出涌金门,日加午矣。至三潭印月、湖心亭小坐,再至岳王坟、林处士祠略一瞻眺,暮色苍然,榜人促
  • 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环滁皆山
  • 王世贞原文: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
  • 亮自表后主文言文翻译亮自表后主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亮自表后主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亮自表后主初,亮自表后
  • 墨竹赋文言文阅读附译文及答案墨竹赋(宋)苏辙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
  •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 论慎终(节选)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
  • 《韩非子·难一》寓言故事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 《盲子失坠》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