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11:32:20 

标签: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受学于王安石。登进士第,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孙觉荐之,召至京师,谒谏官李常,常问曰:“君从南方来,民谓青苗法何如?”定曰:“民便之,无不喜者。”常曰:“举朝方共争是事,君勿为此言。”定即往白安石,且曰:“定但知据实以言,不知京师乃不许。”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命定知谏院,宰相言前无选人除谏官之比,遂拜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封还制书,皆罢去。
御史陈荐疏:“定顷为泾县主簿,闻庶母仇氏死,匿不为服。”诏下江东、淮、浙转运使问状,奏云:“定尝以父年老,求归侍养,不云持所生母服。”定自辩言,实不知为仇所生,故疑不敢服,而以侍养解官。曾公亮谓定当追行服,安石力主之,改为崇政殿说书。御史林旦、薛昌朝言,不宜以不孝之人居劝讲之地,并论安石,章六七上,安石又白罢两人,定亦不自安,蕲解职,以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八年,加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元丰初,召拜宝文阁待制、同知谏院,进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劾苏轼《湖州谢上表》,擿其语以为侮慢。因论轼自熙宁以来,作为文章,怨谤君父,交通戚里。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已,窜之黄州。方定自鞫轼狱,势不可回。一日,于崇政殿门外语同列曰:“苏轼乃奇才也。”俱不敢对。
元祐二年,卒。死之日,诸子皆布衣。
(节选自《宋史·李定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
B.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
C.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
D.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只是古代男子少年时,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C.拜,授与官职;任命。
D.卒,古人对士大夫等人的“死”的讳称。其他还有:天子死曰“崩”,诸侯、王 死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变法的诸多项中,青苗法让老百姓受益匪浅,当时受到了欢迎。
B.李定向宋神宗详细介绍了江南的情况,宋神宗因此决定推行青苗法。
C.李定的庶母仇氏去世后,李定却没有服丧,还为自己的行为狡辩,也连累了王安石。
D.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李定的弹劾揭发有很大的关系。李定搜集了大量 证据弹劾苏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举朝方共争是事,君勿为此言。(5分)
(2)逮赴台狱穷治,当会赦,论不已,窜之黄州(5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理解。根据句意判断D项正确。“安石大喜,谓曰:“君且得见,盍为上道之。”立荐对。神宗问青苗事,其对如曩言,于是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听。”
11.【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理解。A项“字”不只是男子取字,女子15岁成年后也可以取字,而且是成年后才取字。
12.【答案】B(3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李定对青苗法实行情况的介绍,坚定了宋神宗推行新法的信念,并不是决定推行青苗法,这时候青苗法已经推行了。所以B项理解错误。
13.【答案】(1)整个朝廷都正为此事争论不休,你可千万不要这样说(5分)
(2)(将苏轼)逮捕至台狱审问。正当全国大赦,人们对此事纷纷指责,于是只好将苏轼贬官至黄州。(5分)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能力层级B级,理解。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第1句,“举”,“方”,“是”,各1分,大意2分。第2句,省略句,“穷治”,“窜”各1分,大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定字资深,扬州人。少年时求学于王安石。中进士,任为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二年,经孙觉推荐,被召到京师,谒见谏官李常,李常问:“你从南方来,那里的人们对青苗法看法怎样?”李定答道:“百姓从中获益匪浅,没有不喜欢的。”李常说:“整个朝廷都正为此事争论不休,你可千万不要这样说。”李定遂将此事告诉了王安石,并说:“我只知道据实情而言,没想到在京师却行不通。”王安石听后非常高兴,对他说:“你且等皇上召见的时候,就将整个实情都禀告皇上。”并且马上向皇上推荐了他。宋神宗召见李定,询问有关青苗法的事,李定据实而言,对答如流,从此对于那些说不便于实行新法的话,神宗都一概不听了。任命李定知谏院,宰相说以前还没有选人出任谏官的例子,遂拜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知制诰宋敏求、苏颂、李大临驳回制书,都被罢免了。
御史陈荐上疏说:“李定不久前做泾县主簿时,听说庶母仇氏死了,却将此事隐瞒而不回家服丧。”皇上下诏给江东、淮、浙转运使询问情况,转运使上奏说:“李定曾因其父年老,要求归家侍养,没有说是为其生母服丧。”李定自己辩解说确实不知道自己是仇氏生的,所以非常疑惑,不敢服丧,而只是以侍养父亲为由解官回乡。曾公亮认为李定应当追行服丧,王安石也极力主张这样,改任李定为崇文殿说书。御史林旦、薛昌朝说,不宜让不孝之人居于劝讲之位,而且一并弹劾王安石,王安石要求罢免二人。李定自己也感到很不安,请求解除官职,于是以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熙宁八年,加集贤殿修撰、知明州。元丰初年,奉召回京拜为宝文阁待制、同知谏院,又进任知制诰,为御史中丞。弹劾苏轼《湖州谢上表》,揭发说文中多侮慢之词,并由此指责苏轼自熙宁以来,所作文章,大多怨谤君父,并与邻里之人勾结。(将苏轼)逮捕至台狱审问。正当全国大赦,人们对此事纷纷指责,于是只好将苏轼贬官至黄州。李定正想将苏轼投入监狱,然而此时已是不可能的了。有一天,在崇政殿门外,李定对同僚说:“苏轼真是个奇才呀。”大家都不敢答应。
李定在元祐二年的时候死去,在死的时候,他的儿子都还是平头布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曹刿论战》文言文训练《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徒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
  •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召入对,首以“
  • 三国志原文: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瞿人也。毗随兄评从袁绍。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太祖谓
  • 曹衍东原文:维扬汪本,以手谈①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罫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而先
  • 清史稿原文: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
  • 赵普文言文词解翻译《赵普》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
  • 家传的文言文习题文言文,完成6~9题。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
  • 文言文翻译失误讲解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一、文言文
  • 苏轼《伊尹论》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
  • 《阆水歌》文言文原文及赏析阆水歌唐代: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
  • 《阮裕焚车》文言文训练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
  • 文言文《学奕》知识点【原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y
  • 说起那个文言文文言文乃古人之作也,吾习之,烦而燥。善!我就是这样一个讨厌古文的人。说起那个古文,它似乎总让我猜不透,硬扯将某个字的意思扯进记
  •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解释之1.结构助词 的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代词 第三人称 例: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人称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指示代词 这
  • 苏轼抄书陈鹄朱司农载上①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日:“何人所作?”客以公对
  • 望岳文言文翻译《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以下是“望岳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望岳唐代
  •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①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②即位,摄太常博士
  • 傅永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