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杨继盛传》阅读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03 07:32:55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①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②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③国子监④。
——《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因语兄 (2)兄言于父 (3)益自刻厉
1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3分)
参考答案:
14.(3分)(1)告诉,对……说 (2)对 向 (3)更加 (每空1分)
15(2分)年纪小的人可以担负得起放牛这件事,竟然担负不了读书这件事吗?
16.(3分)(1)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是学有所成的重要前提。
(2)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尽力克服各方面的障碍。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能紧扣杨继盛的经历中的某一点,引发出合理的积极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二: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
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从尚书韩邦奇游,覃思律吕之学,手制十二律,吹之,声毕和,邦奇大喜,尽以所学授之。继盛名益著,召改兵部员外郎。俺答①躏京师,咸宁侯仇鸾以勤王故,有宠,帝命鸾为大将军,倚以办寇;鸾中情怯,畏寇甚,方请开互市②市马,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继盛以为仇齿未雪,遽议和,示弱,大辱国,乃奏言十不可、五谬。
疏入,帝颇心动,下鸾及成国公朱希忠、大学士,严嵩、徐阶、吕本,兵部尚书赵锦、侍郎聂豹、张时彻议。鸾攘臂詈曰:“竖子目不睹寇,宜其易之。”诸大臣遂言,遣官已行,势难中止。帝尚犹豫,鸾复进密疏,乃下继盛诏狱,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已而,俺答数败约入寇,鸾奸大露,疽发背死,戮其尸。帝乃思继盛言,稍迁诸城知县。月余,调南京户部主事。三日,迁刑部员外郎。当是时,严嵩最用事,恨鸾凌己,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而继盛恶嵩甚于鸾,且念起谪籍,一岁四迁官,思所以报国。抵任甫一月,草奏劾嵩。
疏入,帝已怒。嵩见召问二王语,喜,谓可指此为最,密构于帝;帝益大怒,下继盛诏狱,诘何故引二王?继盛曰:“非二王,谁不慑嵩者。”狱上,乃杖之百,令刑部定罪。
系三载,有为营救于嵩者;其党胡植、鄢懋卿怵之曰:“公不睹养虎者耶,将自贻患!”嵩颔之会都御史张经李天宠坐大辟嵩揣帝意必杀二人比秋审因附继盛名并奏得报。遂以三十四年十月朔弃西市,年四十。
(节选自《明史·杨继盛传》)
【注】①俺答:明时鞑靼族的首领,经常侵扰明朝的西北边境。②互市:通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尚书韩邦奇游 游: 出游,游览。
B.鸾中情怯 中:内心。
C.简子弟秀者 简:挑选。
D.民仰薪二百里外 仰:依赖,依靠。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倚以办寇 能以足音辨人
B.宜其易之 吾其还也
C.有为营救于嵩者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D.思所以报国 吾知所以距子矣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继盛曾跟从韩邦奇学习音律,专心研究音乐,表现出一定的音乐才华。
B.文章叙述了杨继盛遭贬任狄道典史期间,卖掉了自己所乘之马和妻子的衣装,买来田地,将田地的收益用来资助那些跟从经师学习的学生。
C.杨继盛善于处理**,安民有方,政绩卓著,受到皇上的器重,因此一年之内四次升官。
D.文章通过对杨继盛受到仇鸾诬陷遭贬和严嵩报复致死的叙述,赞扬了杨继盛忠心报国、痛恨奸佞的高尚人品。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嵩 颔 之 会 都 御 史 张 经 李 天 宠 坐 大 辟 嵩 揣 帝 意 必 杀 二 人 比 秋 审 因 附 继 盛 名 并 奏 得 报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冀与俺答媾,幸无战斗,固恩宠。(3分)
(2)心善继盛首攻鸾,欲骤贵之,复改兵部武选司。(3分)
参考答案:
17.A(游:交往问学)
18.D(所以:……的方法)
19.C(四次升迁并非皆因皇上器重)
20.嵩 颔 之∕ 会 都 御 史 张 经 ∕李 天 宠 坐 大 辟 ∕嵩 揣 帝 意 必 杀 二 人 ∕比 秋 审∕ 因 附 继 盛 名 并 奏 ∕得 报(每处0.5)
21.(1)希望和俺答讲和,侥幸不发生战争,巩固皇上对自己的恩宠。(“冀、媾、幸、固”各0.5分,译出大意1分) (2)(严嵩)内心喜欢杨继盛首先上书揭露仇鸾,想使杨继盛快速升官位尊,再改授兵部武选司。(“善、首、骤、贵”各0.5分,译出大意1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旧唐书原文:魏元忠,本名真宰。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
- 徐文长文言文翻译徐文长是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幼有文名,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文长文言文翻译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
-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属
- 万斯同先生传文言文〔清〕钱大昕万先生斯同字季野,鄞人。高祖表,明都督同知。父泰,明崇祯丙子举人,鼎革后以经史分授诸子,各名一家。先生其少子也
- 《桃花源记》原文及赏析《桃花源记》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桃
- 《亲政篇》是明代书法家王鏊所写的一篇文章。本文尖锐地指出上下间隔不通的危害,切中时弊。然而,他提出的恢复内朝亲政的办法没有被采纳。武宗以后,
- 博陵李文博的文言文阅读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2
-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君姓孔氏,讳延之,字长源。幼孤,自感厉,昼耕读书陇上,夜燃松明继之,学艺大成。乡举进士第一,授钦州军事推官。杜杞之使南方,
- 八年级下文言文的归类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
-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
- 明史原文:吴执御,字朗公,黄岩人。天启二年进士,除济南推官。德州建魏忠贤祠,不赴。崇祯三年,征授刑科给事中。明年请除掣签法,使人地相配,议格
- 闵子骞童年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要好好的学习掌握。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闵子骞童年文言文翻译,欢
-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
- 高中必修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技巧一、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
- 汉书原文:鲍子都,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也。好学,明经,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大司马王商辟宣,荐为议郎,后以病
- 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重在探讨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两小儿辩日初中文言文翻译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
- 商於子驾豕原文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④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
- 曾巩原文:王平甫既没,其家集其遗文为百卷,属予序。平甫自少已杰然以材高见于世,为文思若决河,语出惊人,一时争传诵之。其学问尤敏,而资之以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