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游岳阳楼记》阅读答案与解析--2016中考文言文真题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30 19:38:30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②。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③,泫然不能自已也④。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然其束发登朝⑤,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⑥,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集。②练:白色丝绢。③愀然: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④泫然: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⑤束发:年纪轻。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⑵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
⑶林木历历可数:________ ⑷泫然不能自已:________
⑸左迁此地:________
【答案】7.景:日光、阳光;明:明媚;或:有时。历历:清清楚楚;自,自己;已,控制;左迁:贬官,降低官职
【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意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摹握来判断字词义。文 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如本题中“自已”不是“自己”,两字要分幵解释。有时可以以单字扩充为 双字来解释,如本题中“明”为“明媚”。还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景” “或”皆为古 今异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2)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译文:
【答案】(1)浮动在水面上的月光好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2)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绳头和细小的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第两句要把比喻的内容即“璧”“蝇头细字”译出来,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答案】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 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 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找到作者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句子即“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理解其内容,再结合注释“⑥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即可作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 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2分)
A. 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 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 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 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再分析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语句,比较判断正误。D错,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邵长衡原文: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
- 明史原文:王三善,宇彭伯,永城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天启元年十月,擢右仝都御史,代李枟巡抚贵州,时奢崇明已陷重庆,明年二月,安邦彦亦反,国贵
- 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天启二年进士。初建昌府推官,擒豪猾,捕剧盗,治声日闻。父忧归,服阕,补兴化府,廉公有成,僚属莫敢以私进。崇祯五年,擢
- 汉书原文:隽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 一招制胜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父慧炬,齐尚书郎。高祖①践阼,(远)为步兵校尉。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
- 司马迁评项羽的文言文试题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
-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遣至京
- 吴氏浩然堂记新喻吴君,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
- 董文用字彦材,董俊之第三子也。世祖在潜藩,命文用主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世祖即位,建元中统。阿术奉诏伐宋,召文用为其属,文用辞曰:“新制
- 一词多义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就是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一词多义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拂①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
- 文言文断句翻译专项练习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
- 初中文言文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
- 山宾卖牛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山宾卖牛,买卖双方都已成交,山宾却把牛曾经生病的事以实相告,结果买主收回了牛钱,这种诚实无欺的品德令人敬佩。这则故事
- 文言文复习之教贵在趣学贵在法文言文复习历来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难点,下面基于个人一些复习实践,反思如下。一、贵在调动兴趣有些老师的文言文复习是
- 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吕诲北宋官吏。下面小编整理了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
-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①。宰予②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 其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法一、作代词1.代人、代物、代事。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翻译句子时,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有时也
- 五年级文言文将相和缩写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一块和氏璧,就写信说愿意拿15座城换。赵王很着急,找来了蔺相如,
-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除刑部广东司主事。司辖锦衣卫。卫卒伺百官阴事,以片纸入奏即获罪,公卿大夫莫不惴恐。公行请属,狎侮官司,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