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权德舆,字载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权德舆,字载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2 00:40:42 

标签:

权德舆,字载之。父皋,见《卓行传》。德舆七岁居父丧,哭踊如成人。未冠,以文章称诸儒间。韩洄黜陟河南,辟置幕府。复从江西观察使李兼府为判官。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
贞观八年,关东、淮南、浙西州县大水,坏庐舍,漂sha6*人。德舆建言:“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今霪雨二时,农田不开,庸亡日众。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人所疾苦蠲其租入与连帅守长讲求所宜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等四人循行慰抚。裴延龄以巧幸进,判度支,德舆上疏斥言:“延龄以常赋正额用度未尽者为羡利,以夸己功;用官钱售常平杂物,还取其直,号‘别贮羡钱’,因以罔上;边军乏,不禀粮,召祸疆埸,其事不细。陛下疑为流言,胡不以新利召延龄,质核本末,择中朝臣按覆边资。如言者不谬,则邦国之务,不宜委非其人。”疏奏,不省。
十九年,大旱,德舆因是上陈阙政曰:“臣闻销天灾者修政术,感人心者流惠泽,和气洽,则祥应至矣。畿甸之内,大率赤地而无所望,转徙之人,毙仆道路,虑种麦时,种不得下。宜诏在所裁留经用,以种贷民。今租赋及宿逋远贷,一切蠲除。设不蠲除,亦无可敛之理,不如先事图之,则恩归于上。十四年夏旱,吏趣常赋,至县令为民殴辱者,不可不察。”又言:“漕运本济关中,若转东都以西缘道仓廪,悉入京师,督江、淮所输以备常数,然后约太仓一岁计,斥其余者以粜于民,则时价不踊而蓄藏者出矣。”又言;“太历中,一缣值钱四千,今止八百,税入如旧,则出于民者五倍其初。四方锐于上献,为国掊怨,广军实之求,而兵有虚籍,剥取多方,虽有心计巧历,能商功利,其于割股啖口,困人均也。”帝颇采用之。
宪宗元和初,历兵部侍郎。复德舆自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德舆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赋诗,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当时公卿侯王功德卓异者,皆所铭纪,十常七八。虽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贞元、元和间,为搢绅羽仪云。
 节选自《新唐书 权德舆传》
4.(原创)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人所疾苦/蠲其租入/与连帅守长讲求所宜/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等四人循行慰抚
B.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人所疾/苦蠲其租入/与连帅守长讲求/所宜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等四人循行慰抚
C.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人所疾/苦蠲其租入/与连帅守长讲求所宜/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等四人循行慰抚
D.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人所疾苦/蠲其租入/与连帅守长讲求所宜/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固也/帝乃遣奚陟等四人循行慰抚
5.(原创)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未冠,以文章称诸儒间,是指不到二十岁,就以文章好在读书人中受到称赞。
B.黜陟是表官职变动的词语,“黜”是指降职或罢免,“陟”是提升。“韩洄黜陟河南”是说韩洄先被免职后又被提拔来到河南。
C. 检校是勾稽查核之意,加于官名之上。隋时入衔。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是事职,相当于“代理”官职。
D. 搢绅是插笏于绅之意。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搢绅,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6.(原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权德舆少年早慧,富有才华。四岁就能赋诗,未冠之年就以文章好在读书人中受到称赞,经术无不融汇贯通。
B. 权德舆敢于直言进谏,刚正不阿。裴延龄被皇帝宠幸,权德舆也直言其过,要求皇帝彻查。
C. 权德舆富有治国才能。面对贞观八年的大水和十九年的大旱,他都献言献策,提出相应的措施。
D.权德舆深为皇帝信任。多次被授予重要官职,他的建议切中时弊,皇帝也全部采纳。
7.(原创)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胡不以新利召延龄,质核本末,择中朝臣按覆边资。如言者不谬,则邦国之务,不宜委非其人。(5分)
②今租赋及宿逋远贷,一切蠲除。设不蠲除,亦无可敛之理,不如先事图之,则恩归于上。(5分)
参考答案
4.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根据句意可知:“者”后应停顿,是选择怎样的人,排除BD。“疾苦”是一词语,不能断开,排除C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化常识的了解。黜陟是偏义复词,只取“黜”的意思。
6.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皇帝也全部采纳错,对裴延龄的弹劾皇帝没有答复。
7【参考答案】①为什么不就新利为由召延龄来,责问查核其收支明细;另选朝臣去查核边域费用开支情况。如果传言的事确实,则邦国的要务,不可交给不正派的人。(关键词:胡,为什么;质,责问;按覆,审查核实;委,交付。)
②今年的田赋和旧欠,以及往年的借贷,一律给以减免。如不减免,也没有可以回收的道理,不如趁早考虑宽除这些负担,那大家就会归恩于皇上。(关键词:宿逋,久欠的税赋或债务;蠲,除去,免除;图,计谋,考虑。)
参考译文:
权德舆,字载之,父亲权皋,在《卓行传》里记载了他的事迹。权德舆七岁时父丧守孝,痛苦跺脚像成人一样,不到二十岁,就以文章好在读书人中受到称赞,韩洄贬放河南时,找他做了幕府,后又在江西观察使李兼府中做判官,杜佑和裴胄还征任过他。德宗听说过他的才能,召为太常博士,改任左补阙。
贞元八年,关东、淮南、浙西各州县遭到大水,冲毁房屋淹没百姓,危害非常严重。权德舆上书建议:“江南、淮南的农业一经获得好收成,就从旁资助几个道的粮食,因此全国之大计,在于依靠东南。这些地方今年以来春夏两季阴雨连绵,使农田不能开种,承担赋役的丁男们出外者日益增多。现在应当在众臣中选择明智而有方法的人,持节出使劝勉百姓,访问大家遭受的疾苦,减免他们的田赋,同各道按察使和州县长官研究适宜有效的措施,赋税取之于民,不如藏之于民牢靠啊。”德宗于是派遣奚陟等四人到那里巡视安抚。裴延龄因为花言巧语被宠幸而晋升,兼管国家财政收支。德舆上疏斥责说:“裴延龄将常赋中计划支出未用尽的作为羡利进奉,以夸耀自己的功劳;用官钱收购一般杂物,又卖出取利,称之为‘别贮羡钱’,以此欺骗皇上;边军粮饷匮乏,他不运粮过去,以致招来边祸,此非小事。陛下怀疑以上均为流言,为什么不就新利为由召延龄来,责问查核其收支明细;另选朝臣去查核边域费用开支情况。如果传言的事确实,则邦国的要务,不可交给不正派的人”。奏疏送上去,没有下文。
贞元十九年,天大旱,权德舆趁此上陈时政的弊端,说:“我听说,消除天灾的人,一定去改进为政的方法,感动人心的事,是传播恩惠于民众,如果呈现一派和睦融洽的气象,那吉祥自然就来临了。目下京郊广大地方,大都变为赤地而没有什么希望,迁移流动的人,倒毙在路上,考虑到种麦时间到来,种子的困难解决不了。应当诏令各地裁剪日常经费,省下的钱用以筹备种子,把它贷给百姓,并且将今年的田赋和旧欠,以及往年的借贷,一律给以减免。如不减免,也没有可以回收的道理,不如趁早考虑宽除这些负担,那大家就会归恩于皇上,贞元十四年发生夏旱官吏催收赋税时,出了不少问题,以致县令被百姓殴打侮辱,对这件事不可不加以研究而吸取教训。”又进言道:“漕运开始以来接济关中,如果将东都以西沿路的仓粮全部转运到长安,使江淮缴纳的米谷用做常备之数,然后约计太仓储备一年的用粮,把所余的部分卖给百姓,那就可以使时价不在上涨,并且藏粮的人会把粮食拿出来卖了。”并且上书说:“代宗大历中期,一匹细绢要值钱四千,如今只值八百,可是纳税的数目还是照旧,这样百姓要付出相当那时五倍的代价。并且四方急切向朝廷奉献,给自己的封地聚敛财物,扩大军实的需求,又兵士有不少空名册,如此用多办法剥取百姓。这样做,看来虽是善谋精算,能换来眼前物质上的功利,不过,这是他们在割下自己的肉来吃,迫使人人都变穷啊。”他的这些建议,皇帝很多都采用了。
宪宗元和初年,曾任兵部侍郎。后从太常卿委任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权德舆又被委任检校吏部尚书,出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两年后,因病请求还乡,死在返乡路上,年六十岁。追赠尚书左仆射,赐谥为“文”。
 权德舆三岁时就懂得四声之变,四岁就能赋诗。他潜心研究经术,无不融汇贯通。德舆的文章达练精密。当时公卿侯王zhong6*功德卓越的人,都有所铭记,大约有十之七八。他居家或处世,从不矫饰,但自有一种蕴藉风流,令人仰慕。贞元、元和年间,成为缙绅士子的表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新唐书原文:杨凭,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人。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凭重交游,
  • 《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魏武捉刀》是《世说新语·容止》中的一篇故事,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原文魏武将见
  • 勾践困于会稽勾践之围会稽也,喟(kuì,读音同“溃”)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营,其卒王霸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
  •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
  •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士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
  • 贾谊传文言文翻译导语:本传叙述贾谊及其政论。贾谊年少能文,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间提升至太中大夫。以下是小编整理贾谊传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
  • 游方尼劝善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1、原文沧州有一游方尼,即前为某夫人解说因缘者也,不许妇女至其寺,而肯至人家。虽小家以粗粝为供,亦欣然往。不劝
  •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沈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
  • 聊斋志异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
  •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暴:同曝晒。动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
  • 《陈情表》文言文翻译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
  • 《孟子·尽心下》文言文赏析出自战国诗人孟子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
  •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韩愈原文: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
  • 《易传象传下震》文言文及翻译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来厉,乘刚也。震苏苏,位不当也。震遂泥,未光
  • 三国志韦曜传文言文翻译《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
  • 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一直是同学们的难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译,大家一起阅读吧!汗不敢出文言文翻译原文钟毓、钟会少有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