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裴让之传》“裴让之,字士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裴让之传》“裴让之,字士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28 00:32:30 

标签:

裴让之传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欵,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取材于《北齐书·卷三十五》)
【注】①神武: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高洋(文宣帝,550-560在位)即位后被封为神武皇帝,实并未在位。②静帝:东魏皇帝元善见,550年静帝禅位于高洋。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殆不胜哀胜:禁得住
B.广延师友延:邀请
C.遣部从事案之 案:追究,查办
D.竟赐死于家竟:竟然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之事,大都效法她。
B.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
 ——你我君臣之间的职分已定,丢弃忠心和孝心,连愚夫都不为。
C.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
 ——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却还前行去寻找别的办法。
D.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那个人)说奸邪的官吏收敛了恶迹,盗贼也被清除干净。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仪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裴让之与杨愔关心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侍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并从侧面为弟弟开罪。
D.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11.“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句中“弟”是指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后值倾覆,,”的诸葛亮。(3分)
12.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7.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必断,“//”可断可不断。)
8.D(竟,最终。)
(3分)
9.C(却,退。“犹却行而求道耳”意为好像倒退着去寻找道路。)
(3分)
10.B(“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错误。)
(3分)
11.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12.答案示例:
①《北齐书》的表达更好。遂,顺,完成;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意。“遂心”,是说诸葛两兄弟顺应自己的心意选择各自效忠的君主,彼此间并无勾连。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既然是顺应自己的本心作出的选择,就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改变各自的选择和立场。“遂心”较之“尽心”更强调常人常情。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尽,竭尽;尽心,即竭尽自己的忠心。言外之意是,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对各自所选择的君主竭尽忠心,不会暗中勾结和背弃原主。“尽心”较之“遂心”表达忠诚之心更为深入。
 ②《北齐书》的表达更好。“老母在”,这里“在”应为健在,即还活着。老母健在,我要尽孝心,就不会不顾老母的安危恣意行事,强调老母在不远游的孝情。“老母在”语言更为简洁,既有“活着”,还有“在这里”的意思。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北史》中的“老母在此”,强调老母尚在他身边,尚在此地,自己绝不会离老母而去,置她于险境。“在此”的情感表达中更有一种急切和诚恳。
(5分。观点,1分,理解,1分,联系文本说明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父亲去世,几乎不能承受(失去父亲的)悲哀,他的母亲辛氏流着泪安慰他说:“(因为哀伤过度而)抛弃我(并且失去)生命,能够是一个孝顺的人吗?”从此(裴让之)自己鼓励自己。辛氏,有高明的作妇人的准则,又熟悉礼法。丈夫去世(的时候),孩子们大多年幼弱小,便广泛地(为孩子们)邀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他们)。内外亲属有吉凶之事的礼仪法则,大多效仿她。
让之少年好学,有文采,口才杰出,早年获得声誉。魏天平年间被举荐为秀才,应答对策,名列前茅。几次升任为屯田主客郎中,王宫禁地中有这样的话:“能赋诗,裴让之。”任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好,见面就整天清谈。杨愔常说:“这个人才华出众,敏悟超群,裴文季没有死啊。”梁的使臣到,帝令让之代理主客郎(接待使者)。
第二弟诹之逃往关右,兄弟五人都被拘禁。神武问:“诹之在哪里?”回答说:“往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二人各自能够遂心,何况让之的老母在世,君臣的职分已定,失去忠与孝的(事情),愚夫都不愿做。我希望明公(能够)以诚信待人,如果以不诚信待人,别人又怎么能相信自己呢?以此来成就霸业,就像倒着走路而寻找道路啊。”神武认为他的话说得对,兄弟全被释放了。历任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来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梁。文襄曾入朝,让之作引导,容貌含蓄,文襄看着他说:“士礼是个好舍人。”调任中书省长官兼中书侍郎,主管舍人。
齐接受禅让,静帝退居另外的宫中,与众臣告别,让之流涕叹息。因参与制定制度制度,被封为宁都县男。帝想用作黄门郎,有人说他身体太胖,不堪奔走侍奉,于是任职清河太守。至郡没多久,杨愔对让之众弟弟说:“我与贤兄交往诚恳,盼望听到他好的政绩。恰好有人从清河来,说奸吏收敛恶迹,盗贼被清除。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变化很快。”清河有两个豪吏田转贵、孙舍兴长久做官,奸邪狡猾,多有侵夺,趁着(处理)事务就威逼人索取财物。计算(他所索)赃物依法不到被处死(的程度)。让之因他们扰乱法纪,杀了他们。当时,清河王高岳任司州牧,派所部从事查办他。侍中高德政过去与让之不和,上表章弹劾说:“在陛下受禅的时候,让之(因)眷恋魏朝,呜咽流涕,等到做了皇室官员,不是他所情愿的。”不久,杨愔为他求救,说:“罪不该死。”文宣大怒,对杨愔说:“(你)想与裴让之同埋一个坟墓吗?”于是没有敢(为让之)说话的人了。事情奏请朝廷后,最终赐死在家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规则助解文言文文言文翻译题有难度,是因为我们古代词汇量少,且古人常常赋予今天看来词性单一的字以多种词性、多项功能,在句中充当多种成份。比如“
  • 易传彖传上坎文言文及翻译作者:佚名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
  • 辽史原文: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性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
  • 书何易于孙樵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
  • 宋史原文: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
  • 梁书原文: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也,以名家子,弱冠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天监四年,出为招远将军、吴郡太守,为政勤恤民隐,辨讼如神。视事四年,
  • 虞溥传文言文翻译虞溥西晋教育家,强调学习与教育对人品形成作用。主张广立学校,认为学校乃是学子“大成之业,立德之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虞溥传文
  • 《郑人买履》文言文意思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诉人们,遇
  • 《三国志》文言文节选练习题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当时诸公子多越法度,而涣清静,举动必以礼。郡命为功曹,郡中奸吏皆自引去。
  • 侯方域原文:客有过侯子以獐献者。侯子曰:“獐可驯乎?” 客曰:“夫至德之世,兽可同群而游,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侯子
  •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
  • 《心术》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权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
  •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句子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以下是初中语文必背
  • 雷震〔宋〕沈括内侍①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
  • 中考语文文言文被动词有哪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中考文言文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 高中语文文言文《五人墓碑记》的知识点归纳《五人墓碑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 《战国策东周赵取周之祭地》文言文《战国策.东周.赵取周之祭地》作者:刘向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
  • 苏轼原文: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①,怒腹而浮于水②,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③,磔其腹而
  • 奚斤,代人也,世典马牧。太宗即位为郑兵将军循行州郡问民疾苦太宗幸云中斤留守京师昌黎王慕容伯儿反斤闻而召伯儿穷问款引悉收其党诛之世祖即位,为司
  • 清史稿原文: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