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初中必背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翻译16篇(四)

初中必背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翻译16篇(四)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13 18:11:46 

标签:

13、醉翁亭记  欧阳
环(环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翼然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归而岩穴暝(昏暗),晦(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茂盛、繁茂)而繁阴,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背着东西的人)歌于途,行者休(休息)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游戏)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交互错杂),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脸色苍老)白发,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此形容醉态)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记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为,是)谁?庐陵(今江西吉安市)欧阳修也。
14、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夜游  苏 轼
元丰(宋神宗年号)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想到、考虑)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院里)。庭下如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耳。
15、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值得)爱者甚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很,非常)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积存的污泥)而不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又微波,这里指清水)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生枝蔓)不枝(不长枝节),香远益清,亭亭(耸立的样子,笔直的)净(洁净的)植(立),可远观而不可亵(亲近而不庄重)玩(亵玩,玩弄)焉。予谓菊,花之隐逸(隐居的人)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陶后鲜(少)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应当)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16、送东阳马生序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每假借(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录毕,走(跑)送之,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向)乡(当地)之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执经(拿着经书)叩(请教)问。先达德(道德)隆(高)望(声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言语和脸色)。余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疑难)质(询问)理(道理),俯身(弯下身子)倾耳(侧着耳朵)以请(请教);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色愈恭,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俟(等待)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背)箧(书箱)曳(拖着)屣(鞋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隆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学舍,书馆),四支(通“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此指服侍的人)持汤(热水)沃灌(浇洗),以衾(被子)拥覆,久而乃和。寓(住)逆(迎接)旅(逆旅,旅店),主人日再(两次)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通“披”,穿)绮绣,戴朱缨(帽带)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香袋。臭,气味,此指香气),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若神人;余则緼(旧絮)袍敝(破)衣处其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意,以(因为)中(内心)有足(足以)乐者,不知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不若(如)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参考译文
13(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让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来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时起时坐,声音大而杂乱,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那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雀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了,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为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乐他所乐的事情。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14(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得起来走到门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在月光映照下,庭院里像积满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5(译文)水中和陆地上各种草树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空外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得很远,(使人觉得)越发清幽,笔挺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它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16(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和巨大的峡谷中。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女仆)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圆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袁枚原文:古立大宗,以馀财归之,有不足者资之于宗。后世废宗法,遂有一族而异目相视者。然汉之樊重、魏之杨椿,均能散所有济族人数世之穷。第未尝扁
  •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前:进士得第叫做前进士。乡贡:唐朝取士的一种
  • 任布字应之,河南人。力学,家贫,尝从人借书以读。进士及第,补安肃军判官,辄刺问虏中事,上疏请饬边备,仍奏河北利害。后契丹至澶渊,真宗识其名,
  • 汪琬原文: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经则传注义疏之书附焉,史则日录、家乘、山经、
  • 王冕故事文言文翻译王冕的故事出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讲述了出生农家的王冕,因为家穷不能上学,他白天参加田间劳动,晚上到寺院长明灯下
  •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夺:舅夺母
  • 文言文练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0分)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
  • 高一语文庄子《秋水》文言文的知识总结一、通假字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 太 大
  • 君子之言原文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
  •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
  • 唐采八大家文钞原文:太学生何蕃,入大学者廿馀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
  • 粤人食芝文言文翻译《粤人食芝》选自《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明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粤人食芝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数月,为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帝尝示二府《喜雨诗》,旦袖归曰:“上诗有一字误写,莫
  • 空城计文言文翻译导语:空城计这个故事相信我们都有听说过,那文言文版的空城计怎么翻译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空城计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 苏轼天敌文言文翻译天敌,天然的仇敌。自然界中某种动物生性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敌。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天敌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
  • 范仲淹原文: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
  • 文言文《陋室铭》鉴赏《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陋室铭》鉴赏,欢迎大家参考!陋室铭唐
  • 陆腾字显圣,代人也。腾少慷慨有大节,解巾员外散骑侍郎、司徒府中兵参军。东魏兴和初,征拜征西将军,领阳城郡守。大统九年,大军东讨,以腾所据冲要
  • 大命【清】唐甄岁饥,唐子之妻日: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①。他日,不能具粞,日: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
  • 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楚庄王初登基时,不理朝政。后来臣下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