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6-08 19:19:22
课文《金色的草地》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准备课上交流。教师要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
2.要求会认的两个生字“钓、拢”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加以解决。要求会写的生字可在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先用笔画出,然后自学生字。可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析笔画结构识记字形;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义。在此基础上,同学可自由结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的收获。最后教师可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其中有几个字容易读错、写错,要提示学生加以注意。比如:“假、朝”是多音字,在课文里分别读jiǎ、cháo;“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并注意和“要”区分;“绒”的右边是“戎”,不要写作“成”。
3.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第一件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要能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表演时要求学生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唾沫溅到对方的脸上。
第二件事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先写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再写是怎样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的。教学这一部分,可抓以下几点:(1)提问:“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第一次发现是在无意中的偶然发现,有的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轻易地就放过去了;第二次发现是第一次发现的继续,是深入进去的发现,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是在有意识、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的发现。至于学生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可让他们从多方面去讲。(2)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4)就教学而言,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但重点要放在语文教育上。至于蒲公英花朵开、合的知识不必过多地去讲。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同时又是对全文的总结。可利用这一段让学生思考: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本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是叙事性的语言,如细心体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感qing6*色彩的浓淡轻重。
课后安排抄写句子的练习目的有两个,一是积累语言;二是理解语言。题中的句子仅是举例,学生还可以抄其他的句子或词语,抄后,要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说一说抄了哪些句子,还要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4.课上可安排一些时间,引导学生交流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或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曾经历过的有趣事情,或者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自己所受到的启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慈母情深》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
- 课文《初冬》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
- 课文《鸟路》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有位老奶奶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房子前面,有条笔直的小路通向森林。森林里有许多鸟儿,
- 课文《影子》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
- 课文《手影戏》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宁宁在路灯下玩手影戏。他双手一屈一伸,墙壁上遇出一只找妈妈的小鸡。突然,小鸡的
- 课文《王老师》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
- 课文《妈妈的账单》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
- 课文《学与问》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
- 课文《小喜鹊的两个家》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有一颗大树,树上住着喜鹊一家。有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
- 课文《月月花》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遍山冈,五月牡丹笑盈盈
- 课文《我在街上识汉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shū diànshāng diàndà fàn diàn 书店商店大
- 高二语文上册课文共计14篇,其详细列表如下: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
- 课文《标点符号的争吵》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 课文《种窗帘》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妈妈叫陶陶去买窗帘,陶陶却买回了两个花盆。陶陶把花盆放在窗台上,种下几颗种子。
- 课文《枇杷和琵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
- 课文《画鸡蛋》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
- 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
- 课文《怒吼吧黄河》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华民族的抗争战争进入了惨烈的相持阶段。第二年
- 课文《天火之谜》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
- 课文《小池塘》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