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29:18
课文《生命生命》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教材简说】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前面的课文已经引发了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这样可以减少本篇课文教学的难度。教学本文前,还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2.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指导学生领悟其中蕴藏的内涵。最后,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含义深刻、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反复诵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借鉴,共同享受并体验阅读中成功的快感。
3.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学习每一个事例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默读──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可采取范读、赛读、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生命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背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4.识字教学可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做到人人参与,字字落实。教师可采用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字音和字形。如,扰──拢;屈──倔;诊──珍;蹋──踏;限──狠等。写字时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然后仿写、比较、纠错,教师应着重解决学生在写字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5.教学本课后,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即珍爱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课下,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来,做到读写有机结合,并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登鹳雀楼》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 课文《北京的色彩》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像一片云,从四季常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在到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北
-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
- 课文《小猫怎么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根据图画情境续写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积极参与交
- 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参观,他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
- 课文《酸的和甜的》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
- 课文《小黄莺唱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黄莺唱歌》是一篇童话故事,借小黄莺唱歌的经历告诉人们:自信是一个人
- 课文《蜘蛛织网》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只蜘蛛在织网,刚织了几下,一阵风吹来,把丝刮断了。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了一
- 课文《小白兔搬南瓜》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本课
- 课文《春到梅花山》出自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
- 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
- 课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
- 课文《游子吟》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
- 课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
- 课文《荷叶圆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
- 课文《大竖琴》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黄浦江上两架琴。什么琴?大竖琴。一架叫南浦,一架叫杨浦。两架大竖琴,日夜弹不停
- 课文《伯牙绝弦》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 课文《小喜鹊的两个家》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有一颗大树,树上住着喜鹊一家。有一天,狂风刮断了树枝,
- 课文《聪明的华佗》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他七岁的时候,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学徒。蔡医
- 课文《最大的麦穗》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