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16:44:06
课文《莫泊桑拜师》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已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前言】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3、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简介莫泊桑: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引起轰动,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作品。
2、激趣谈话: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他是怎样拜师学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
⑵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词语理解情况。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富丽堂皇:富丽,宏伟华丽。堂皇,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
三、学习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简陋烙印揣摩孜孜不倦
吆喝篝火酷爱万般无耐
1、根据课后生字表自学生字读音。
2、指名读词语,教师随时纠正。
3、再自由读词语,同位互读。
4、再指名读。
5、齐读。
四、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五不"。
2、指读全文,达到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感知大意,分清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认真观察笔画和结构。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4、评比作业。
五、布置作业
记忆字形,熟读课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厨师小山羊》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猴在树林里摘了一个黄黄的果子,咬了一口:“哎,酸死了!”原来是个柠檬,他
- 课文《三过家门而不入》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9
- 课文《虎子送情报》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虎子是小王庄儿童团团长。一次,抗日游击队要他送一个情报到孙家庄去。他把情报
- 课文《i u ü》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一、教材简说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i、u、ü,两个声母y、w,三
- 课文《小河蚌的故事》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春天的一个早晨,暖暖的阳光照在河水中,微风吹拂,河面仿佛撒了一层闪亮的金子。一
- 课文《生命的林子》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传说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
- 课文《冬天到雪花飘》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气候寒冷河水结冰大雪纷飞梅花怒放水仙飘香青蛙冬眠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飞舞,
- 课文《喂——出来》出自八年级下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有一个村庄遭到了台风的破坏。不过,损失
- 课文《大太阳的小房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太阳很大,房子却很小很小。谁要是不信,请往露珠里瞧瞧:一个又红又大的太
- 课文《长颈鹿请客》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长颈鹿请客》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听说训练课
- 课文《星夜》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晨光》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迷人的星夜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本文共4个自
- 课文《槐乡的孩子》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
- 课文《七颗钻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
- 课文《长城》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
- 课文《好心的小雪人》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在天寒地冻的冬天,路边站着一个小雪人。她有两只桂圆做的眼睛,一根胡萝卜做
- 课文《日月潭的传说》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台湾岛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们住在一条大
- 课文《隐姓埋名三十年》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1961年春季的一天,国家二机部副部长、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
- 课文《走出校园认汉字》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走出校园认汉字》本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
- 课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读10个字。认识“王字旁”。2、能用“发
- 课文《读信与写信》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读,闹,压,拆,所,式,应,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