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长陵》
全文:
长安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
丰上旧居无故里,沛中原庙对荒丘。
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
千载腐儒骑瘦马,渭城斜月重回头。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耳闻
耳朵所听到的;亲耳闻听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闻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眼见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説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
(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
(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
(4).很快;马上。《红楼梦》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
愚民
(1) 愚昧无知之民
(2) 使人民变得愚昧无知
愚*民*政策
唐彦谦名句,长陵名句
猜你喜欢:
-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佚名《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荀子·修身》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咏史上豫让四首陈普〔宋代〕
-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杨万里〔宋代〕
- 浣溪沙(简王景源、元渤伯仲)向子諲〔宋代〕
- 九松山·其二乾隆〔清代〕
- 句杨徽之〔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