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原文 诗词名句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原文

投分讵云稀,会心谅亡几。
从君澹何奇,与我凛独至。
相逢情若忘,每别怀不已。
偶因新凉篇,令予懦全起。
藉草分涧芳,陟巘共石髓。
松阴俯逝波,不徐亦不駃。
平生还山约,终食能忘此。
可怜各异县,千里复三倍。
他日寄相思,百书那写意。
从今可相疏,却叹日为岁。

诗词问答

问:《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投分

情投意合

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周书·史宁传》

虽然是老妻少夫,但很投分,祝福他们吧!

会心

领悟于心

会心的微笑

亡几

(1).很少。《汉书·贾谊传》:“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颜师古 注:“亡几,言不多也。”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2).不久。《新唐书·郗士美传》:“亡几,会詔班师,然威振 两河 。”

独至

独到。谓达到某种境界,与众不同。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而《春秋》於三家凡例外自出新义,尔雅独至,无能及者。”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别怀

惜别的情怀。 宋 廖行之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词:“别怀縈繫,为箇人留滞。”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新凉

指初秋凉爽的天气。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霽,新凉入郊墟。” 宋 徐玑 《新凉》诗:“黄鶯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微波漾漾风徐徐,新凉拂拂飘裙裾。”

涧芳

山涧中的花香。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唐 孔德绍 《送舍利宿定普岩》诗:“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石髓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松阴

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逝波

(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 唐 贾岛 《送玄岩上人归西蜀》诗:“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 宋 陆游 《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近村迨暮乃归》诗:“六十齿髮衰,岁月如逝波。” 清 唐孙华 《春雨》诗之一:“黯淡过三月,芳菲逐逝波。”

(2).比喻流逝的光阴。《艺文类聚》卷三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夏夜独坐》诗:“一年伤志罢,长嗟逝波速。” 宋 苏舜钦 《游洛中内》诗:“ 洛阳 宫殿鬱嵯蛾,千古荣华逐逝波。” 毛 *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还山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异县

指异地,外地。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三倍

三的倍数的数量

他收入的三倍

增加到原来尺寸的三倍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写意

(1) 〈方〉∶适意;舒服

倒去让格格老太婆写意?——《负曝闲谈》

(2) 〈方〉∶容易;轻松

耐倒说得写意哚。——《海上花列传》

(3) 〈方〉∶漂亮;大方

瑞生阿哥倒蛮写意个人。——《海上花列传》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诗文赏析


【原题】: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之句,复和谢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呼来着冠紞,野貌不改昔。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身惭崔浩短,胸次俨列戟。中天翥鸾凤,我自无六翮。何曾客权贵,见谓贫盗璧。堂堂涑水翁,我在此人籍。不诋曲江贤,宁羞九年谪。艰难累吾母,鬓发白一夕。独此负吾心,敢言忠抱石。方时半千运,异昔阳九厄。譬驰羊肠阪,双任臣子责。帝王所张弛,乾坤有阖辟。君敷皇极言,人咏蓼萧泽。鸢鱼竞飞跃,风俗凛移易。已开公府合,又置四郊驿。搜求逮田野,欣喜到僮役。虽微携手上,颇似破笯释。川涂见吾弟,薪木询我宅。怜君如我固,不叹玄尚白。薄饮尽余醅,凝尘振鹿席。我醉易成狂,欲起须君掖。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芍药

    木本原从草本出,后翻居上视舆儓。

    说诗可譬王与许,东海应输匡鼎来。

  • 作者:邢宥,朝代:明代

    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

    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

    阜康自拟唐贞观,习尚相高晋永嘉。

    聊乐不劳方外去,七洲烟月浩无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燕云易水带晴川,涿鹿城南亸客鞭。

    村指楼桑闻剩碣,河疏挟活始通船。

    道元故宅询遗老,子干荒墟霭暮烟。

    省识同然公道在,千秋名胜以人传。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家风承旧相,国体继皇姑。定策从中禁,传声震海隅。春风开闭蛰,朝露湿焦枯。万里生还客,冠缨泪雨濡。
  • 作者:吾邱瑞,朝代:明代

    卞兄。你东齐翥凤。

    熙朝雄骏。

    远渡淮淝翔仞。

    十年莲幕。

    幸随潜邸飞腾。

    八座沾恩命。

    三台躐要津。

    怀君国耻苟营。

    捐躯死国一身轻望之。你。

    臣因主辱身甘殒你那令郎呵。

    子为亲亡目不瞑。

    双双图报。

    两两就擒。

    蓬蒿满眼三丘并。

    事须明。

    一封丹诏。

    有日贲坟茔。

  • 作者:晏殊,朝代:宋代
    山木有甘实,托根清禁中。岁芳摇落尽,独自向炎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诛茅偶为室,抱朴久名予。

    净几弗施绨,明窗称展书。

    因思彼黎庶,可似此安居。

    自返多惭愧,宁徒缀景虚。

  • 作者:王鼎,朝代:元代
    鸦瓴般水鬓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
  • 作者:吕温,朝代:唐代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歌阑舞罢闲无事,纵恣优游弄文字。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水精编帙绿钿轴,云母捣纸 * 。风吹花露清旭时,绮窗高挂红绡帷。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吟披啸卷终无已,皎皎渊机破研理。词萦彩翰紫鸾回,思耿寥天碧云起。碧云起,心悠哉,境深转苦坐自摧。金梯珠履声一断,瑶阶日夜生青苔。青苔秘空关,曾比群玉山。神仙杳何许,遗逸满人间。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