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挽谙宣教秉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挽谙宣教秉二首

作者:廖行之 朝代:宋代

挽谙宣教秉二首原文

铭旌摇曳泪沾巾,为惜贤才生死分。
乐道喜陪今漫道,高文谁与共论文。
西湘岸脚送霜雨,明月岭头留暮云。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勋鼎慰严君。

诗词问答

问:挽谙宣教秉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廖行之
问:挽谙宣教秉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廖行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廖行之名句大全

廖行之挽谙宣教秉二首书法欣赏

廖行之挽谙宣教秉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挽谙宣教秉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铭旌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摇曳

(1) 晃荡;飘荡

摇曳的烛光

住宅角落处的竹枝在晚风轻微吹拂下缓缓摇曳

(2) 逍遥

沾巾

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雁门 ,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愚沾巾宿草,无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诗慰余秋怀迭韵为答》:“凉雨何分旧与新,每逢摇落欲沾巾。”

贤才

亦作“ 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书·咸有一德》:“仕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论语·子路》:“ 仲弓 为 季氏 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刘宝楠 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晋书·刘弘传》:“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飭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 章炳麟 《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道喜

对别人的喜庆事表示祝贺

漫道

莫说,不要讲。 唐 王昌龄 《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宋 陆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诗之五:“漫道贫非病,谁知懒是真。” 毛 * 《忆秦娥·娄山关》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与共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荣辱与共

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岭头

(1).山顶。 唐 杜甫 《南楚》诗:“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唐 李益 《扬州送客》诗:“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荆 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2).特指 五岭 的山顶。 唐 沉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天长地阔 岭 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唐 王建 《送严大夫赴桂州》诗:“ 岭 头分界候,一半属 湘潭 。”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岭 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登科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不朽

存在于人类的记忆或记载中

人类愿望通过他的行动而不朽,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它年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明 高启 《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严君

(1).父母之称。《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汉书·张湛传》:“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

(2).指父亲。 晋 潘尼 《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 宋 梅尧臣 《任廷平归京》诗序:“君之严君以太子少保致仕西都。”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 扬州 。”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严君三称》。

(3). 秦 樗里子 受封于 严 ,因号 严君 。参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龙高,朝代:宋代
    笛声未了鼓轰雷,尽道梅寒苦要催。抵死争春如许急,有花毕竟待时来。
  • 作者:仇远,朝代:宋代
    明朝交白露,此夜起金风。灯下倚孤枕,篱根语百虫。梧桐何处落,杼轴几家空。客意惊秋半,炎凉信转蓬。
  • 作者:尹懋,朝代:唐代
    熊轼巴陵地,鹢舟湘水浔。江山与势远,泉石自幽深。杳霭入天壑,冥茫见道心。超然无俗事,清宴有空林。江上饶奇山,巑罗云水间。风和树色杂,苔古石文斑。巴俗将千溠,灉湖凡几湾。嬉游竟不尽,乘月泛舟还。
  • 作者:郑谷,朝代:唐代
    一脉清冷何所之,萦莎漱藓入僧池。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聚沫绕崖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随。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皇子陂。
  • 作者:吕岩,朝代:唐代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清净自生心,心生三界沈。若心生住相,依旧入稠林。
  • 作者:丘葵,朝代:宋代
    孤烟落日是何村,向晚村舂隔水闻。白鸟远来全似蝶,红霞淡去却成云。愁同落叶飞无数,淡比秋山瘦几分。客寄他乡元寂寞,独行不是故离群。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刻玉成鸠汉制遗,双栖恒不离雄雌。

    那因晴雨为呼逐,可向榛桑想羽仪。

    京索追求虽说俗,长安变幻亦传奇。

    老安本是宣尼志,祝餲扶危合廑斯。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踏破门前苔藓斑,寻曦不值只空还。行云过处青山湿,野水明边白鸟閒。扪虱有人谈古道,挥蝇无路透禅关。杖藜独背西风去,偶见苍官亦厚颜。
  • 作者:高翥,朝代:宋代
    河水新添三尺高,河边芦苇有龟巢。波流夜夜飘渔箔,空点篮灯照树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