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原文 诗词名句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代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原文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1*1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诗词问答

问: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的作者是谁?答:曹雪芹
问: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曹雪芹的名句有哪些?答:曹雪芹名句大全

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书法欣赏

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书法作品欣赏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书法作品

注释

《红楼梦》第五回

诗文赏析

词首两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点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将遭到的不幸,霁月,指雨后月出,天晴月朗。这就点出了一个“ 晴 ”字。而旧时以“光风霁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作者对晴雯人品的赞赏。彩云是有纹彩的云霞,两云呈彩叫雯,点出一个“雯”字,而且寓有纯净美好的意思。这两句中的“难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于消散的云彩那样难存于世,她将遭到不幸。

评介

册子上暗指晴雯的这幅画,“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ч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这比喻晴雯的处境十分恶劣与危险。

晴雯是《红楼梦》众多女婢中,性格极其鲜明的一个,她具有烈火一样的反抗精神。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说,她是个“身为下*”的奴隶,她处于封建社会奴役压迫下的最底层,连籍贯姓名都不知道。但是,她并不自轻自*,保持了做人的尊严。她身为 * ,却“心比天高”,丝毫不屈服于封建统治者的淫威,也不受封建势力的收买,始终表现了大胆泼辣、宁死不屈、反抗到底的斗争精神。她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这是在封建宗法制度奴役下劳人民最富贵的性格。 

晴雯蔑视礼法,偃蹇反俗,锋芒毕露,不向浊恶势力屈服,自然就成了封建卫道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主子容不得她,奴才们也容不得她,结果就会“招人怨”,“诽谤生”,最后被迫害致死,这是晴雯悲剧命运的客观必然性。她是《红楼梦》人物中,塑造得十分出色、非常感人的形象之一。她的这种可贵精神,为后来的评家、读者所赞颂。作者把晴雯安排在十二钗图册的首位,爱憎是很分明的。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闻住金山最上方,江云飘槛海风凉。何时乞得东南守,重拂尘衣入道场。
  • 作者:张茂先,朝代:宋代

    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

  • 作者:黎廷瑞,朝代:宋代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早汲或至晏,夕舂恒达明。曾何少懈怠,动辄遭笞刑。斑斑肤无完,恍恍神不宁。命也可奈何,怨辞安敢形。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迟我齿力壮,与母供使令。余闻重叹息,为汝双涕零。凭谁弦履霜,弹与汝母听。
  • 作者:余继登,朝代:明代

    西去风尘恶,南归道路赊。

    主恩怜太傅,不遣到长沙。

    江上秋涛水,琼台春日花。

    知君能自适,无梦到京华。

  • 作者:鲍溶,朝代:唐代

    青门珮兰客,淮水誓风流。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直放而为横出之劲兮,瘦吐而为淡伫之馨。羌寂寞以自韵兮,而万里其流声。风霜之表神与次兮,明月在天水在下。耿耿于其閒兮,于以观我生之清明。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异县二百里,分襟五十年。肯来寻病者,相对各苍然。举似儿时话,茫如梦里烟。残花犹可醉,细酌未须眠。
  • 作者:蔡戡,朝代:宋代
    谁移花本瓦盆中,怪底幽香度晓风。白石清泉助潇洒,疏枝瘦叶缀玲珑。晴窗坐对情无那,午枕清眠梦亦通。小品纷敷生意足,信知人力夺天工。
  • 作者:三学诸生,朝代:宋代

    庾岭梅花清似玉,一番香要一番寒。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小龙虾苗|湖北小龙虾|潜江小龙虾|  徒步中国  镇江智邦控股有限公司  首页 - 看未来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