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
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博闻强识怎么写好看
博闻强识的解释
(1)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
(2) 亦作“博闻强志”
详细解释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词语分解
精彩推荐:
宗法制度的解释
亦称宗法制。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逐渐完备
讨饭棒的解释
即讨吃棍。中国歌谣资料曾记那年闹灾荒哇哇叫,泪汪汪,一家大小拿起讨饭棒。参见讨吃
篙梢的解释
熟练的船工。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玄感选运夫少壮者五千餘人,丹阳宣城篙梢三千餘人
商胡的解释
古称至中国经商的胡人。多指粟特大食商人。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商胡贩客,日奔
追忿的解释
追溯以往,感到忿恨。北史高隆之传文宣末年,多猜害,追忿隆之。明沉德符野获编宫闱母
妄诞的解释
虚妄不实。汉书朱买臣传守邸怪之,前引其綬,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
偷声细气的解释
轻声轻气。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帽裙的解释
亦作帽帬。亦作帽裠。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宋书五行志一明帝初,司徒
缨弁的解释
仕宦的代称。南朝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唐皇甫冉题高云客
蒸蒸的解释
纯一宽厚貌。汉书酷吏传序而吏治蒸蒸,不至於姦,黎民艾安。颜师古注蒸蒸,纯一之貌也
抚膺的解释
抚摩或捶拍胸口。表示惋惜哀叹悲愤等。列子说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
朱方的解释
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
建极的解释
建立中正之道。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
负文的解释
背负洛书。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
悄地的解释
暗地里。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我如今收拾些金银财寳,悄地交付了你。古今小说新桥市韩
六尘不染的解释
佛教语。意谓排除物欲,保持洁净。唐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西游记
三步见方的解释
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史记乐书先鼓以警戒,
元甲的解释
即一甲。科举时代殿试之第一等。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於九月初九日考文进士翰林元甲
五色衣的解释
指曲中霉类菌丝体和孢子囊混合物,因其表面呈五颜六色,故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曲
子户的解释
由一户人家分出去的户头。宋史食货志上三两浙和买,莫重於绍兴,而会稽为最重。缘田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博闻强识汉语 快速查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